快與慢:中印「雙撞記」
100多年前,印度聖雄甘地曾說,鐵路助長了黑死病的傳播,是饑荒的幫手,因為火車既然能運來糧食,那麼也能運走糧食。但如今,印度卻是世界上鐵路網絡最長的國家之一。
印度livemint網站執行總編尼蘭詹26日撰寫了一篇評論文章,標題是:雙撞記。文章寫道,印中兩國最近都發生了火車相撞事故。印度火車體系是世界上最大的之一,每天載客1400萬人,超載程度恐怖,多任鐵道部長都迴避推動印度火車的現代化,上周北方邦的火車脫軌事件突出表明印度火車需要進入21世紀。文章說,如果說退化與疏忽造成了印度的火車悲劇,那麼中國的問題看上去與印度大為迥異,中國動車相撞表明它是如何在高鐵方面匆匆奔向世界領導者的。尼蘭詹稱,印中的兩次撞車事故告訴我們,印度進步緩慢存在風險,中國快速進步也存在風險,而這代表了兩國打造各自基礎設施的不同風格。「我們猜測,中國將從事故中學到教訓,修復問題,而印度的鐵路系統將繼續被低水平的雄心和政治支持綁架」。
溫州動車事故真會如一些媒體和專家預測的那樣將變成中國模式甚至中國發展的拐點嗎?類似的預測在2010年日本豐田公司遭遇汽車「召回門」之時也曾大量出現。當時,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刊文說,「對豐田來說糟糕,對日本來說更糟糕———在當今世界,商業上的不幸會很快變為國家艱難處境的象徵」。文章寫道,名譽就是一切,甚至在國際政治中也是如此。豐田已是日本的國家象徵,對豐田的一擊,就是對日本整個國家形象的一擊。這宗醜聞加深了人們對日本衰落的印象。
日本關西大學一名新聞學教授2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回答說,「個人覺得兩起事件無法類比。豐田一直質量信譽很好,並且在全世界銷售汽車多年,出現大的問題也就那一次,造成傷亡的規模也不大。而中國動車運營時間並不長,出現這樣大的傷亡事故,說明存在的問題很多」。不過,這名教授強調,不管是日本的豐田事故,還是中國的動車事故,在評價上,都不應因為一個國家的一項失敗,而否定這個國家的整體製造業。「日本豐田會吸取教訓,中國動車也會」。法國《回聲報》稱,和近期中國網絡上流傳的說法不同,日本新幹線自1964年通車以來同樣出現過許多隱患和事故,但周密的管理和強大的人員素質彌補了這些缺陷,與新幹線相比,中國高鐵系統更複雜、網絡更龐大,運輸壓力更高,而管理和人員素質卻差得多,正如一名專家所言,中國高鐵網絡的運營壓力至少是其他國家同類體系的兩倍,這就要求更好的信號和管理系統。(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