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階段社會矛盾的「本土化」特徵
《思想者》:有學者認為,拉美和東南亞一些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除了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滯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批農民進入城市後,基本享受不到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成為城市的邊緣人群。相對貧困人口紮了堆兒斷了炊,大夥兒怎能不焦慮呢?
您怎麼看中國現階段的社會矛盾?能否概括一下它的特徵或特點?
吳忠民: 同其他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中國是在一種比較特殊的條件下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
其一,與先發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社會要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由傳統社會經濟結構向現代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與其他大部分後發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社會還面臨著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獨特的艱巨任務。巨量的事情,必然會造成更為廣泛、複雜和突出的種種社會問題。
其二,在中國社會急劇轉型時期,社會和經濟之間、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以及行業之間出現了一種十分明顯的不平衡現象。這就使得各種矛盾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必然會導致大量社會問題的出現。
其三,近年來,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迅速被中國各個階層廣泛接受和認同。這對民眾影響巨大:民眾空前重視現實生活尤其是物質生活,空前重視自身權益的維護。雖然這是一種歷史的趨勢,但在近期內客觀上勢必會對一些有礙於以人為本理念實現的現實問題提出質疑、形成不滿,進而造成某些糾紛和抗爭的行為。
其四,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必然是政府推動型的,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同時還應看到的是,中國推動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兩重屬性。除了其積極作用之外,還有著一定的負面隱患,這就是公權容易擴張、腐敗容易形成,等等。這些隱患進而會同民眾形成牴觸。
所以,特殊的時代背景條件,使得中國現階段的社會矛盾呈現出一些明顯的「本土化」特徵。
中國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嗎
《思想者》:我們知道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一些後發國家步入中等發展發達國家行列之後,很快就盛極而衰;在這一階段,發展中積聚的矛盾集中爆發,自身體制與機制的更新進入臨界,經濟和社會都受到嚴峻的考驗。請問,作為後發國家的我們,能跳出「發展悖論」的陷阱嗎?
吳忠民:我認為,對於像中國這樣超大規模的社會共同體——其人數規模比歐洲、美國、日本三大共同體總合還要大的國家來說,我們應對社會矛盾問題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基本發展面的優勢,即:中國經濟的強勁發展,使得民眾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這就為社會安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的支持;法治社會的逐漸形成,使得社會成員在解決社會矛盾問題時逐漸地能夠有章可循;近年來以人為本理念的提出和實施、和諧社會理論的形成和實施以及改善民生政策取向的形成和實踐,更是直接有效地解決或緩解了許多社會矛盾問題。二是,同其他國家和地區同期發展階段相比,中國社會具有一些應對社會矛盾問題的獨特優勢。這些獨特優勢,儘管在很大程度上屬於技術層面上的優勢,但是如果得以充分開發,將會有助於不少社會矛盾問題的解決或至少是緩解。而這樣一些獨特的優勢,卻常常被人們忽略或重視不夠。
《思想者》:您能否舉幾個例子,具體講講中國能夠跳出「發展悖論」的陷阱,有哪些獨特的優勢?
吳忠民:首先人心普遍思定。中國現在社會的各個階層已經形成了一個普遍的共識,這就是:無論何種類型的折騰,對中國社會各個階層而言,幾乎沒有贏家,幾乎全部都是輸家;社會穩定、社會的安全運行,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以及國家長治久安的前提條件。世界上恐怕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如此珍惜社會穩定。中國人期待穩定。甚至有外國人也發現,社會穩定幾乎成為中國人的一種情結。
其次,強大的舉國動員能力。一些由自然災難所引發的公共危機,往往會激化社會矛盾,並最終演變成為大規模社會衝突的導火索。而中國所具有的強大的舉國動員體制和能力,恰恰能夠有效地化解類似的公共危機,有效地防止其演化成大規模的社會衝突。在這方面,2003年中國抗擊「非典」的行動、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救災行動,都是典型的案例。
第三,務實、平和、寬容精神的傳統。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極為注重現實生活,具有一種明顯的務實精神。而且,由於中華民族源於多個民族,是多個民族融合而成,這就使得中華民族含有多個民族的基因,具有一種平和寬容的精神。
第四,家庭的重要緩衝作用。中國人對於家人幾乎是負有無限責任,客觀上這有利於社會矛盾問題的緩解。比如,中國的房價飛漲,大批年輕人依靠自己的收入根本買不起住房,所以其中的許多人是依靠父母和祖父母的幫助購買住房。類似生活困境的緩解,能夠使受到家人幫助的社會成員不至於產生過多的社會怨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會矛盾問題的加劇。
第五,互聯網的減壓作用。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4.85億人。中國互聯網的普及率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互聯網對於中國社會矛盾問題有著兩重意義的廣泛影響。一方面是互聯網對社會矛盾問題的消極影響,另一方面,如果運用得當,互聯網則能夠對社會矛盾問題的緩解產生積極影響——比如,有效減壓、有效闢謠、有效批評、有效建議。
顯然,如果能夠將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之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則可以獲得大量的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從而有助於社會矛盾問題的解決或是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