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正視矛盾才能化解社會焦慮
《思想者》:我們知道,「七一」講話中特別強調推進社會建設,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前面我們說的最終消費率逐年走低等問題,都是關係民生的大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如何化解社會焦慮情緒呢?
吳忠民:儘管中國現階段面臨著諸多的社會矛盾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但也不必過於擔憂,以至於失去信心。縱觀現代化建設比較成功的國家和地區在同等發展階段都曾遇到過類似的矛盾問題,同時也都成功地解決了這些矛盾問題。
應當看到的是,解決這些社會矛盾問題的過程,同時也就是規範市場經濟、建設法治社會、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
顯然,我們不能迴避而是應當積極主動有效地應對並化解社會矛盾。就此而言,我認為,應當從標本兼治兩個方面著手。從治本的角度看,應當特別注重從源頭上著眼,也就是「七一」講話中指出的那樣,「推進社會建設,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比如,目前豬肉價格首現環比下降;國務院加快了供地的進度,保證保障房用地;為了抑制通脹,央行加息、收緊貸款、上浮利率種種政策接踵而至……
總之,只有正視矛盾,解決矛盾,才能化解社會焦慮,才能最大限度地化解社會矛盾、消除社會的不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的和諧因素。
《思想者》:謝謝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