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還有歐盟官員表示,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演化過程中,穆迪等大型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一直扮演著推波助瀾的幫兇角色。危機前,他們給希臘、葡萄牙等國評為優級,鼓勵他們無節制地借債花錢;危機後,他們又將評級一降再降,甚至使他們借不到救命錢。這些評級機構就像圖財害命的庸醫,「人身體健康時開的都是補藥,人生命垂危時卻又不停地開毒藥」。
歐盟委員會負責內部市場和服務事務的委員米歇爾·巴尼耶最近建議,歐盟應禁止信用評級機構對接受救助的歐元區國家進行信用評級。他還表示,歐盟還考慮允許投資者在評級機構出現疏忽或違反操作規程時起訴他們。
《貨幣戰爭》作者、知名金融分析人士宋鴻兵就在自己的微博中說:「華爾街宣稱,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都是垃圾。從捧殺到棒殺,華爾街翻臉比翻書還快!這些中國公司的問題自然存在,投行們以前難道不知道?希臘加入歐元區不就是華爾街們幫著造的假嗎?對他們而言,利益比原則重要!」
國內多數市場人士形成的共識是,從長期看新興市場國家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不會改變,局部的泡沫破滅也可以視為「一種良性的淘汰」,優質的中國企業今後在國際資本市場上仍會保持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