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被焦慮困擾?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8-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身份焦慮——

 ●在同一座城市中,因戶口不同造成用工壁壘、社保差異、待遇懸殊……事實上形成了新的人群「隔離」

 工作了5年,正準備結婚的王志強突然陷入了極大的焦慮:他和女友雖然都在廣州上班,卻都沒有廣州戶口!

 沒有戶口,就沒法在當地領結婚證;沒有戶口,就難以申請經適房、廉租房;沒有戶口,將來孩子上學更是難題……

 上大學、讀研究生、上班……王志強在這裡生活了12年。猛回頭,他才發現:這座繁華的城市,原本就和他無關!

 戶口一度是身份的直接標籤:沒有城鎮戶口,就沒有糧票、布票、油票,就無法在城市生活。改革開放30餘年,戶口已不再承載糧油功能,但是戶口的附加值依然存在;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沒有戶口,生活並不輕鬆:

 住房——高房價下,很多地方出台了住房保障措施,但是,外地戶口人員多被排除在外。而保障房與商品房的差別至少在數十萬、百萬元以上。再加上住房、汽車限購政策的出台,如果沒有當地戶口,兜裡揣著錢,也難以買房、買車。

 教育——儘管不少城市對非戶籍人口子女義務教育政策有所鬆動,但是戶口仍承載著較大的教育功能。比如,在北京沒有戶口就難以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不用說小學、中學,單清華、北大等在京的招生指標就只能讓外地人羨慕。

 社保——按照規定,用人單位要為員工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儘管養老保險關係異地轉接制度已經建立,但由於社保待遇存在地域差異,不同戶籍的社保待遇並沒有實現均等化。

 改革開放打破了舊的城鄉結構,人口快速向中心城市、經濟發達地區流動。表面看,原來的城鄉分割、戶籍分割不明顯了,然而,由於缺乏完整的體制保障,改變城鄉對立、戶籍限制的任務依然艱巨。在同一座城市中,因戶口不同造成用工壁壘、社保差異、待遇懸殊……由此帶來的「人群排斥」,已經給社會留下深創巨痛,並在事實上形成了新的人群「隔離」。

 應當承認,近年來,各地正採取措施,努力將公共服務覆蓋到更多外來人口包括農民工群體,可是,無論是藍印戶口,還是「綠卡」、居住證,都沒有實現真正的同城待遇;無論是「新東莞人」、「新深圳人」、「新蘇州人」,這些稱呼還是給不同人群貼上不同的標籤,人群「排斥」現象並未從根本上改變。

 生病了該去哪裡住院?孩子能不能正常入學?年老後能不能領到養老金……我國已有2億多農民工進入了城市,其中1億多人常年在城市生活,其人口規模幾乎相當於兩個法國的人口總和。今後,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還會有更多人口湧進城市,其二代子女以至三代、四代……都會長期在城市扎根。在一些大城市,像王志強這樣的非農籍外地人口也會越來越多,人口的跨城市、跨區域流動將更加頻繁。不從根本上解決外地人(包括農民工)的同城待遇問題,就無法根除他們心中的焦慮。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杨阳
中央黨校教授:社會焦慮情緒說明什麼      [2011-08-01]
港專家:警惕島內「台獨焦慮」      [2011-07-08]
「中國製造美國慶」引美媒焦慮      [2011-07-06]
外媒:西方挑撥中非關係顯焦慮      [2011-06-23]
國防部:堅決反對日渲染「中國威脅論」      [2011-08-04]
賽家鑫翻案成風 媒體:或成標桿      [2011-08-04]
安監總局局長:地方換屆急於出政績心態易釀禍      [2011-08-04]
黃山扮日軍搶花姑娘項目被叫停      [2011-08-04]
動車殉職司機與旅客同標準獲賠      [2011-08-04]
中方對日「防衛白皮書」不負責任評論表示強烈不滿      [201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