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故宮深深深幾許?
「失竊門」「會所門」「錯字門」「破損門」「瞞報門」……故宮博物院隱秘之「門」一扇扇被打開,一個個窘況曝於陽光下,這令公眾追問:故宮深深深幾許?
面對信息化的新形勢,故宮管理者的思維似乎還停留在「紫禁城」年代。最明顯的事實,就是把故宮這座公共文化殿堂發生的失誤,乃至嚴重錯誤,權當「宮內」之事處理,能掩則掩,能藏則藏,能拖則拖。這兩個月間所發生的一切,莫不如此。
譬如,記者日前追問其此次處理責任人的根據及具體條文,故宮表示"此為內部管理規定「予以回絕,意思是按自家「家規」處理,不可與外人道;社會一直關切"5·8失竊案」處理結果如何,從故宮博物院有關領導最新受訪中得知,似乎已經作出了處理,只是沒公之於眾。難道這是故宮的「自家事」,不可告訴外人?
其實,故宮管理者應該非常明確,當故宮不再是皇家禁地時,故宮管理者的使命和職責,就是為人民管理好這一文化聖殿,為人類守護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安全。正因如此,故宮的一草一木,吸引著人們的關注;故宮的一得一失,牽動著人們的心弦;故宮的一言一行,折射著一個民族文化的高度;故宮的一舉一動,更被賦予國家形象的意義,這也是一代代有識之士守護故宮,今日民眾追問故宮的深層原因。
故宮博物院成立80多年來,歷經磨難與滄桑,正因其走出了紫禁城,走出了深幽,走出了封閉,走向了民眾,走向了世界,也走向了新的輝煌。故宮的管理者,惟有正視歷史的啟示,方能破解新時期管理上的困局讓故宮真正成為人民的故宮。
浩浩故宮,只有以國家、民族、人類的高度面對眼前這份厚重的文化遺產,才能生就並永久駐留敬畏之心,將隱患、失誤消弭於無形,才能重塑形象與聲譽,才能重新贏得人們的信任與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