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乘客在發生玻璃屏蔽門爆裂事故的上海地鐵10號線老西門站下車(2011年7月19日攝)。新華社
客流激增「超負荷」運行扛多久?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地鐵故障看似「偶然」的背後有「必然因素」。其原因在於:不少地鐵實際上處於「超負荷」狀態,致使技術、管理等各類資源「被攤薄」。
——運能不堪重負。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鐵高峰期客流可謂驚人。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主任高毓才介紹,目前北京地鐵日客流量達到600多萬人次,最高日客流量已經超過700萬人次,「北京地鐵5號線、10號線、4號線等開通沒有半年,就已經達到設計最高客流」。
據介紹,通常6至8個編組標準的地鐵列車,合理承載客量大約是800人,但上海、北京等地高峰時段甚至能達到1800人。為應對超大客流,很多主要軌道線路不得不將列車間隔縮短到一兩分鐘甚至更短。
——技術資源漏洞凸顯。專家介紹,一個軌道交通系統由車輛、信號和供電三大系統構成,由於發展速度太快,各系統的技術裝備都是「新老結合」,而密度過高的運行對相關係統帶來巨大壓力。不少城市地鐵系統正在變得越來越錯綜複雜,運營穩定性備受考驗,信號、供電等系統發生故障的概率也在增加。
——管理資源捉襟見肘。廣州一名地鐵職工告訴記者,地鐵職工的工作強度普遍較大,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記者從北京市交通部門瞭解到,到2015年,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中高級職業人才缺口在3萬人左右。
梁青槐說,現在很多大學都設置了城市軌道工程的相關專業,但這至少要3到5年才能培養出來一批人才。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賈順平說,目前我國城市軌道建設速度非常快,但在管理方面沒有完全跟上,人員的素質、培訓還存在較大的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