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全球經濟又現新危機苗頭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8-12]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北京商報8月12日報道,美國信用「降級」,全球股市暴跌隻是一個鏡像。這個鏡像映射出世界經濟中美國主權信用已經蒙塵、歐洲債務危機正在擴散和新興市場挑戰更加嚴峻三個深層次問題。

這些矛盾都表明,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引發的並非一般意義上的週期調整。隨著問題從投行破產轉向國債違約,風險從金融部門轉向政府部門,世界經濟正進入一個更深、更廣、更長期的調整變化過程,國際金融經濟秩序也出現重新構建之勢。

債務問題轉向核心國家

由於受到美歐利空消息打壓,全球股市最近兩週連續出現三輪暴跌,展現高度聯動圖景,投資者情緒極不穩定。未來全球資金的風險偏好如何變化還需進一步觀察。

今年以來,歐美債務警報頻繁響起,標普對美國的「降級」成為這些警笛聲中的一個高音。市場對發達國家債務的憂慮焦點,正從外圍國家逐漸轉向美國、法國等核心國家。由於債務問題的長期化,未來如果美歐出現新的負面消息或政策失誤,可能再現股災,通過市場心理渠道傳染的風險仍需高度防範。

目前,一些資本市場規模較大的國家政府已經進行「信心喊話」,七國集團以及二十國集團層面維護市場信心的協調工作也在進行。

值得註意的是,在市場變化中,美債沒有出現被投資者拋售現象,10年期美債收益率甚至在9日跌至2.1820%的歷史新低,表明依然有資金追買。

對於美債問題,各界觀點不一。有專家指出,從安全性、流動性等綜合指標考察,美債依然是長期投資者資產配置的主要選擇。但也有投行人士指出,儘管短期內美債市場沒有受到影響,但長期而言美國信用固若金湯的觀念將發生變化,雖然美債償付風險總體很小,但價格可能出現反轉走低。

美債餘額規模超過14萬億美元,多為全球的銀行機構、養老基金、共同基金和各國外儲持有,這些機構投資者還以美債作為抵押,編織起錯綜複雜的金融關係。因此,如果美債出現「風吹草動」,其產生的連鎖反應將遠遠超過股市暴跌的衝擊。

美銀美林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認為「更多衝擊可能出現」。其理由是標普依然將美國的信用評級展望列於「負面」,如果美國未來因兩黨之爭,在減赤上出現反復,可能出現標普對美國再降一級、穆迪和惠譽跟隨降級的情況。如若這樣,投資者對美債的態度可能會發生重大轉變。

有觀點認為,美債危局深處,是對美元的一種「信心危機」。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小野亮談道,在明年美國總統選舉前後,不排除出現「第二次評級危機」。他還指出,近年在各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的比例在逐年降低。一旦美國在處理中長期財政問題時應對失當,美債等美元資產或被拋售。

此外,目前歐洲債務形勢越發嚴峻,法國主權信用也受到市場質疑,鑒於歐美金融機構都深度介入對方金融市場,一旦出現新的「短板」,或將在全球市場產生巨大「共振」效應,對拉美、俄羅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資本市場帶來重壓。

發達國家經濟復甦乏力

市場暴跌看似因「降級」而起,但「降級」反映出的全球經濟,特別是美歐經濟的前景難料,才是投資者真正擔憂所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巴裏·博斯沃思如是說。 

回顧本輪金融危機演變過程,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催生房地產泡沫,而房地產泡沫破滅帶來次貸危機導致金融業「內爆」,進而引發嚴重金融和經濟危機。隨後央行發鈔,財政發債籌資對金融業施以援手,並刺激經濟,將私人部門危機成本轉移到政府部門,導致公共債務水平迅猛上升。

這一解決危機的思路,是通過強力擴張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經濟,並期望經濟好轉帶動債務問題的解決。但事與願違,由於長期結構性問題,發達國家復甦速度遲緩,不足以形成良性循環解決債務問題,反而進一步削弱財政穩定性,使金融危機演變至歐債危機和美債困局,反累經濟增長。因此,也有學者反思,如果讓市場力量解決危機,比如讓存在嚴重問題的金融機構破產,或許不會出現今日的「積重難返」。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其中一季度增速更創下經濟衰退結束後的最低水平。隨著近期股市動蕩,金融體系的避險和緊縮傾向對美國實體經濟層面的負面影響將再次顯現。有關美國經濟「二次探底」話題也再度浮出水面。

《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美國經濟當前最缺乏的是信心。由此,企業會放慢投資和招工步伐,失業率仍將居高不下,進而挫傷個人消費,拖累經濟增長。美國總統奧巴馬前經濟顧問勞倫斯·薩默斯認為,如果政府不採取新措施,美國經濟有三分之一可能陷入「二次衰退」。

更為危險的是,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兩個經濟體,美歐困境正在「重合」。歐洲經濟增長總體情況也不樂觀,歐元區商業信心指數目前處在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即便是領頭羊的德國也出現經濟增長放緩跡象。這背後,是歐洲部分國家經濟競爭力低下、歐元區貨幣和財政政策相互掣肘,壓縮財赤社會阻力巨大、政治決策推動艱難等深層次原因。

目前尚不能充分評估美歐實體經濟受到債務困局的影響,但經合組織的領先指標已經顯示多數經濟體出現放緩跡象。美歐經濟增長放緩的最直接後果,將是對外部產品的需求萎縮,再加上受災後的日本需求難啟,發達經濟體的整體形勢不容樂觀,給全球金融和經濟帶來新的負擔。

巴西著名經濟學家古斯塔沃·佛朗哥認為,目前說世界經濟將再陷衰退、全球面臨新一輪金融危機還為時尚早。但可以明確的是,世界經濟又出現嚴重問題。亞洲開發銀行日前發佈的《亞洲資本市場監測》報告說,亞洲新興市場仍易受全球投資者情緒突然變化的影響,美國信用評級遭降和歐洲債務危機的負面影響遠超過投資組合帶來的回報,疲弱的全球經濟將削弱地區出口。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Rosemary
發改委副主任: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2011-08-11]
經濟難題未解 奧巴馬堅持度假      [2011-08-11]
崔世安:澳門有能力抵禦外來經濟波動      [2011-08-11]
世界經濟大調整進入「深水區」      [2011-08-11]
全球市場再沁寒意 中國經濟宜「文火慢調」      [2011-08-11]
港財政司倡港台簽經貿協議 吁組「經濟鐵三角」      [2011-08-11]
人民日報:中國經濟會「硬著陸」嗎?      [2011-08-11]
大公國際總裁:美經濟不容樂觀      [2011-08-10]
美經濟風雨飄搖 韓美FTA進程將加快      [2011-08-10]
歐美債威脅經濟 華助澳度難關      [2011-08-10]
  �朖���鰵�硺�𦠜𠯫��坿��
撱�楛皜舫�㗛閠�批𧑐畾菔�嗪�蹱葛��餈𤑳�瘛勗裵蝳讐眎蝡辷��2015撟游�閙迤撘誩�毺鍂��敺墧楛�裵���誨撌𧼮�鞾�㗛閠嚗���ê̌����15����睃��30����䀝噶�虾���娪�蹱葛嚗�耦��僐��誨瘛望葛��𠰴�𤩺�蝬𤘪�笔���溻��撠齿迨嚗䔶�㰘�滨�綽��
擐蹱葛撠��滚�亙�批𧑐��擃㗛�罸閠頝舐雯嚗峕�匧⏚�䲰蝬𤘪�毺䔄撅𨰻��
擐蹱葛憒��𧊋�質�閧�憟賭��𧑐�拇炎��誯�䕘�屸�㗛閠雿𦦵鍂銝滚之��
        [�䰻��讠�鞉�襷


���𥲤�𥼚瑼Y揣 | ���𥲤�𥼚敹�霈� | ���𥲤�𥼚甈��𤌍 | ���𥲤�𥼚�㬢��� | ���𥲤�𥼚閮��鰐 | 撱��� | ��𨀣䲰��穃�� | 鈭斗�偦��𦻖 | 蝬脩�坔𧑐���

擐蹱葛���𥲤�𥼚�鰵慦㘾�𥪯葉敹� ����𦠜���剹��©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