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發言人、主持人、時評人,這是當下三種特殊的群體。無論是正面和負面的社會意見,無論宏大或細微的新聞事件,無論甜酸苦辣的生活話題,都會聽到他們的聲音。發言人、主持人、時評人不僅是新聞事件的旁觀者、點評者,更是參與者,他們的學識、素養、口才乃至說話的方式,會成為一段時間的新聞事件。從小處說,他們代表著公眾判斷、民心民意;從大處說,他們代表著政府的文化立場、國家的文化形象。——編者
據人民日報報道,這些天故宮博物院的新聞發言人馮乃恩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手機更是從早到晚響個不停,都是要求採訪的電話和短信,網絡上的各種評論也讓他寢食難安。
不管你信不信,最近一個時期在公眾中流行的兩句口頭禪「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這是一個奇跡」居然都來自於中國最早培訓的號稱「黃埔一期」的資深發言人、鐵道部的新聞發言人王勇平。
「應該說在當時的輿論氛圍下,一個新聞發言人能夠不迴避,能夠坦然面對記者前所未有的逼問,沒有怒髮衝冠離席而去,已經相當不錯了。然而由於缺乏媒體的從業經驗和傳播素養,也犯了一個資深發言人不該犯的低級錯誤,沒有體現發言人在媒體和公眾之間的橋樑作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史安斌,算得上王勇平的老師,作為2003年國務院新聞辦主辦的「全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的主講教授,對於新聞發言人在中國的困境,他心知肚明,王勇平絕不是個例,正是目前中國發言人現狀的集中體現。
從整體上看,我國的政府新聞發佈制度基本建立起來了,去年我國僅中央和省級政府新聞會就達到1700多場,這在世界上也屬罕見。與過去相比,我們的新聞發言人整體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從中國的媒體變局來看,要走的路顯然還很長。
1.新聞發言人為什麼總引發爭議?
他們的一言一行經常成為報紙的頭條,但他們也時常會捲入輿論的漩渦,遭來廣泛的質疑;他們是信息的傳播者,卻也是信息的過濾器。他們有時是消防員救火隊,有時卻是適得其反火上澆油。職業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然而他們卻總犯一些低級錯誤。這就是中國的新聞發言人。
有好事者將中國的發言人進行了簡單的歸類。
無可奉告型:雖然是部門或企業的發言人,但往往一問三不知。對政策對狀況都不清楚。本來新聞發言人突破了以往官員「訓誡」式的角色定位,通過與記者進行平等對話,能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效果,但事與願違,很多新聞發言人面對記者的提問都是三緘其口,口頭禪都是「無可奉告」。2010年4月,重慶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表示,如果新聞發言人說「無可奉告」,將追究責任。
大包大攬型:在中國的體制下,新聞發言人知道的東西有限,並非事事清楚,有的發言人錯誤地認為,出了什麼事情自己的任務就是去堵槍眼,去轉移視線,去替人受過,大包大攬,什麼責任都自己扛,有著「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獻精神。但事實上,「犧牲小我」並不能「成就大我」,而往往是一損俱損。有辨識力和媒介素養的公眾,可以區分發言人個人的失誤與其所代表的團體的「口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