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尊重捐贈者意願的前提下,澳門紅會對於接收的每一筆善款都會舉行捐贈儀式,請媒體報道,同時紅會還會在媒體上刊登答謝廣告。善款的使用,也是紅會根據捐贈者的要求去尋找和確定。捐贈項目完成,要請捐贈者出席剪綵儀式,或向其所屬機構報告。
就拿汶川援建來說,澳門紅會要求工作人員謹記「三個確保」:確保澳門市民愛心善款不被挪用濫用;確保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和受災同胞,真正做到「雪中送炭」;確保工程品質達到國家對當地震後抗震標準的設計和建設工藝要求,不會成為豆腐渣工程。
黃如楷說,為了確保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該會對善款使用實行全程管理監督。從項目選定、可行性評估、善款使用效益評估,到設計、招標、簽訂合同、善款支付程序等,都有一套嚴格程序。
援建開始,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建資金、援建隊伍開始雲集災區,在偌大的災區要選擇適合澳門紅會善款實際情況的項目,確實是個很棘手的任務。
從2008年6月開始,澳門紅會工作人員在四川省汶川、北川、綿竹、安縣、廣元等極重災區和自貢、內江等重災區,做了大量考察。根據受災情況和當地人民的需求,經過反覆調查、分析、鑒別、評估、篩選以及與當地政府和紅十字會多次磋商,最終確定了澳門紅會援建的項目,主要是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文體設施、民居等。
在項目設計時,澳門紅會強調嚴格按國家規範,在總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做到安全有充裕度、功能基本保障,讓設計更科學,更符合現實需求,使善款效益最大化。
據瞭解,兩年多來,澳門紅會設在四川成都的辦事處一直密切跟進援建項目,確保施工質量。工程全部完成後,辦事處才會撤銷,澳門紅會所收到的善款和援建工程項目的審計報告,都將交由有國際級資質的核數師事務所審計,待審計完成後向澳門市民公佈。
辛苦換來信得過
對澳門紅會的援建項目,當地老百姓的普遍反映是,信得過。
黃如楷說,澳門紅會的工作人員和工程監理人員,在每個地方、每個援建項目,都向工程管理人員反覆講解紅十字會的性質、善款來源、項目性質,講安全,講品質,還不厭其煩與現場工人互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作示範糾正其工程上的不規範動作。
對安縣塔水鎮一個衛生站的基槽驗收,連續三次檢查才得以通過;對綿竹玉泉鎮衛生院基槽檢驗的一個疑點,澳紅會的現場檢查人員從白天盯到天黑,直到品質符合要求。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為保證工程質量,澳門紅會還請受益群眾當幫手,參與監管工程品質。澳門紅會工作人員到工地檢查時,有一項內容就是先私下聽取附近民眾意見,形成監管工程的良好氛圍。對於施工技術相對簡單的民居項目,在村民大會上,向群眾講清楚要求,推舉有施工經驗者帶頭,培訓村民建房知識,輪流現場監督工程品質。澳門紅會還公佈了電話,方便村民舉報。在映秀鎮張家坪村,澆築民房地基的三天三夜中,村民自發組織白天2批、晚上4批人員,日夜輪班在現場監督。
在四川5個地級市、10個區縣、12個鄉鎮、40個村,澳門紅會共有1524個建設單體要巡查監管。對於工程的重點環節,必須經澳門紅會駐川重建工作組及工程監理人員現場檢驗認可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兩年多來,為了巡察、監管項目,澳門紅會工作人員日以繼夜,不辭辛勞,奔走在各災區,行程超11萬公里,多人還因傷(在餘震中受傷)因病住院治療。黃如楷也曾5次前往地震災區瞭解情況。為保證工程質量,紅會除在四川聘請工程師、有資質的監理外,黃如楷還把設計圖、方案等拿到自己的建築事務所,由專家不計報酬來檢驗。
令黃如楷感動的是,他們的辛苦換來群眾的信任。他說:「在安縣塔水鎮村民家,房屋主人告訴我,他以前也打工建房子,當地人從沒有見過像這樣結實的房子,原來當地建房不放鋼筋,只是石頭地基磚砌牆,你們援建的新房不僅有鋼筋,還有鋼筋網,我們可以安心睡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