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落實機制
「對中小企業的支持鼓勵政策,已經出得很多、很全面了,但關鍵是要看落實效果的問題,不落實,鼓勵政策有也等於沒有。」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黨組書記吳傑向記者表示。中國民私營經濟協會會長保育鈞、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胡德平等也都在不同場合向記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實際上,中小企業的主要成分是民營企業。「非公經濟36條已經公佈5年了,但是民營企業『非禁即入』的原則,仍未得到貫徹落實。」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說。他認為,對民營企業投資領域的行業准入問題不僅牽涉到公平以及市場主體中的公平競爭,而且在使市場主導規律配置資源的地位得以維護的前提下,避免政府陷入投資怪圈。
2005年,中央政府多部委聯合出台「非公經濟36條」,在這份被外界視作是「民營經濟憲法」的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民營經濟在行業准入方面「非禁即入」的原則,即除去法律中明確禁止民營資本進入的投資領域之外,民營資本都可以進入,相關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設置障礙。
2011年,中央政府再次《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再次重申了2005年非公經濟36條的原則,並進行了細化,但至今該項條例仍未見有明顯而具體的落實。
「這次會議所有相關的部委都會參加,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要求每個部委對照自己的『三定方案』,提出各自的工作計劃,並通過下發本部委職權範圍內細則的方式,來保證這些鼓勵中小企業發展政策能真正落到實處。」前述參與籌備的全國工商聯人士稱。
但若要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困境,一個專門的國家級管理機構自然更加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