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羅援:謹防航母報道中的浮躁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8-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2011年8月14日,大連,中國航母平台在7艘拖船的簇擁下穿過濃霧返回港口。

當然,我們也不是「航母決定論者」。寸有所長,尺有所短。航母再好,也有它的弱點。我們之所以把首艘航母作為訓練艦、科研艦,就是要揚其所長,避其所短;揚我之長,擊敵之短。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航母不是我們惟一的發展選項,只是我們整個國防大系統內的一個子系統,我們還有許多未來的發展選項。總之,我們不會去與別人搞軍備競賽,我們不求最豪華的,而求最管用的。

所以,對我們的首艘航母的報道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過分誇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變成某些媒體炒作的噱頭。例如,昨天,某家媒體的記者在採訪我時,問道航母的首航情況,有意套我關於艦載機有沒有試飛。我明確告訴他,我沒有在現場,不瞭解情況,有沒有這類重大行動,只有國防部發言人才能授權發佈,我們不應隨意猜想。結果,這家媒體在報道中竟然用了「羅援少將:中國航母試航或已完成艦載機試飛」,全然罔顧職業道德,不僅對被採訪者極不尊重,而且誤導受眾。雖然,他用了「或已」試飛,這樣模稜兩可的詞,但給人的印象就是「已經」試飛。我希望這些記者,在採訪前事先做作「家庭作業」,看看首航有無試飛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要尊重被採訪者的原文願意,不能隨意杜撰。

總之,航母首航是一件大事,但我們應以平常心待之,這才是正在崛起的大國國民心態。(作者是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少將羅援)



上一頁123

      責任編輯:Winnie
羅援詳解航母艦載機飛行員試飛      [2011-08-15]
羅援: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有權要求日本軍事透明      [2011-08-05]
羅援:三艘航母才能形成戰鬥力      [2011-07-29]
羅援少將談父親在隱秘戰線經歷      [2011-06-30]
羅援:「駐軍釣島」是過度解讀      [2011-03-09]
羅援少將:兩岸軍人應合力弘揚黃埔精神      [2011-03-04]
羅援少將建議設「英烈日」      [2011-03-04]
羅援少將:邀蓋茨訪華非擱矛盾 而是讓美方解釋      [2011-01-02]
少將:跳出台海放眼民族利益      [2011-03-04]
中國發射海洋動力環境監測衛星      [201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