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聞晨報報道,鐵道部解除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的職務,昨晚,新華社英文報道的這一消息迅速引發關注。這位因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發佈會上一句「我反正信了」引發輿論風暴的發言人再次站到「風口浪尖」。和原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一樣,他曾被媒體認為是部委發言人中少有的個性直率、敢於說話的發言人。雖然曾引發爭議,但對於鐵道部解除王勇平的職務,不少網友也開始擔憂,今後接任的鐵道部新聞發言人,是否能做到重大新聞發佈會現場新聞公開;而動車事故暴露中的種種體制弊端,會因為免去一個發言人就能有所解決嗎?
事情緣起:「我反正信了」引發抨擊
今年56歲的王勇平已經擔任了8年鐵道部新聞發言人。這位曾任廣鐵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長的高級政工師,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7月23日溫州動車組事故後的第一場新聞發佈會,令他在隨後的日子一直處於輿論風暴中心,擔任的新聞發言人一職也走向終結。
在這場被譽為「史上最混亂」的發佈會上,王勇平在回答「為何救援宣告結束後仍發現一名生還兒童小伊伊」時說:「這只能說是生命的奇跡」。之後,被記者問到為何要掩埋車頭時,他轉述了現場鐵路部門的解釋:「環境非常複雜,下面是一個泥潭,施展開來很不方便,所以把那個車頭埋在下面蓋上土,主要是便於搶險。目前他的解釋理由是這樣,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溫州動車事故深深觸痛了國人。可是在事故新聞發佈會上,這位鐵路系統的高級官員卻面帶微笑,特別是說「我反正信了」時還用力甩了甩頭,他的表現立即引發網友和媒體的不滿。「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隨後成為網絡流行語,有人還將該句式稱為「高鐵體」。
7月28日下午,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其博客上發表題為「寫給勇平兄的一封信」的博文,批評王勇平新聞發佈會上的表現欠妥,指出他語態太強勢,語調過於高亢,神態也不合適,更不該說「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不過,王旭明也說:「我幹過這行,知道這行的苦處,有許多事兒,咱主宰不了。」他認為這場新聞發佈會最好由鐵道部部長召開,不應由新聞發言人獨自擔當。
此後,王勇平雖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堅持認為自己在當時說的是真話,但他卻開始以某種負面形象出現在一些場合。人民日報發文《中國新聞發言人遭遇「七年之癢」》,評論他「犯了一個資深發言人不該犯的低級錯誤,沒有體現發言人在媒體和公眾之間的橋樑作用」。
得知王勇平解職,王旭明感到很吃驚。他在微博上發表評論說:「他的發佈會並不成功,但比那位死不開口的院長不知要強多少倍!我固執認為,勇平兄邁出了勇於張嘴的第一步,但如何張好可要學習啊。」
記者印象:他敢於直面尖銳的問題
這位熱愛書法、詩歌和散文的新聞發言人,在其漫長的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生涯中,歷經了中國鐵路從綠皮車到動車、高鐵的快速發展,以及部長劉志軍落馬帶來的鐵路系統大地震,在多個重大鐵路事件的發佈會現場,總是會出現他忙碌的身影。
王勇平善於主動和媒體溝通,他曾公開表示,自己將發言人與記者的關係視為「富有挑戰性的朋友關係」,而「不是敵人的關係」。尤其是每年春運來臨前的時期,都會多次接受媒體採訪,並就鐵路上的種種問題接受輪番「炮轟」。如2009年,他在人民網參加訪談,有網友問,是否有人請他幫忙購買火車票,王勇平坦率地說:「有一些熟人朋友確實希望從我這裡買到車票,不僅是我,我相信很多鐵路工作人員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同樣會因為運力緊張而買票困難。」2010年春運,他又出現在滯留了上萬人的北京南站,面對幾十家中外媒體,直言「黃牛票」等春運難題。隨後,再次在人民網參加訪談時,還主動調侃:「在訪談前有網友溫馨提示我,多穿衣服,戴上安全帽。意思是告訴我,要有挨拍的足夠心理準備。」
在發言人任上,王勇平還多次為鐵路系統一線員工的待遇呼籲。2007年,在一次宣佈春運票價不再上浮的新聞發佈會上,當記者問到「鐵路職工怎麼過年」時,他還在鏡頭下落淚,並說「鐵路職工前一年的平均收入只有27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