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們要發什麼獎,一定不要發給別人,一定要發給劉媽媽,她真的非常偉大。」艾哈買提對記者說,「她平時非常關心我,幫助我的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數不清。」
上高中的時候,艾哈買提的父親因病去世,他成了家裡的頂樑柱,跟著叔叔來到上海學做生意。「這些年,我在上海學到了不少知識和經驗,尤其喜歡學習語言,除了上海話,還學會說一些日語、英文、土耳其語,因為店裡有30%的客人都是外國人。」艾哈買提說。
劉阿婆不僅經常幫助艾哈買提解決一些實際困難,還十分注意讓他融入社區。街道裡組織游世博園、少數民族聯誼、開齋節等活動,總不忘帶著他積極參與。「小伙子聰明好學、很勤快,我像喜歡自己的孩子一樣喜歡他,總希望他的生意紅火一些,在上海生活得好一些。」劉阿婆說。
如今,劉阿婆所在的天山路街道生活著近千位少數民族居民,街道轄區內有15家拉麵館、2家清真飯店、1家清真食品專賣店和小吃店。而劉阿婆所在的少數民族聯絡組一共有15名志願者,年齡最大的已75歲,最小的也有59歲,全部都是退休的少數民族老人。沒有活動經費,15位老人每人每月出10元錢。
「做好城市裡的少數民族工作是關係社會和諧穩定的一件大事,我最擔心就是這支志願者隊伍已經青黃不接了。我們的年齡越來越大,剛退休的『年輕人』不願加入這支隊伍。」劉阿婆說。
世博會以後,上海市政協所做的一份調研表明,目前上海志願者工作的常態化機制尚未成熟。世博志願者自上而下的啟動機制,從社會氛圍上加快了志願精神在中國社會的成長。像劉阿婆這樣散落在民間,默默無聞、真心誠意地為他人無償服務,不求回報,正是真正的志願精神。
劉阿婆是上海兩千多名少數民族志願者中的普通一員。走在高樓林立的天山路街頭,她對記者說:「你看,現在的天山路是多麼繁華,記得我剛結婚搬來的時候,推開窗還能看到農田。安居樂業是我們中國人最大的幸福,在有生之年能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做些有益的事,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