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德國模式」引來羨慕嫉妒恨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8-2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德國就像一位以最快速度衝出全球金融危機的運動員。全體德國人都似乎沉浸在國家進入「黃金十年」的驕傲中。在挪威槍殺案、美債危機、英國騷亂等接連發生之後,跑得又穩又快的德國因為看上去獨善其身而引來西方國家的「羨慕嫉妒恨」。「在花費高昂代價與東德重新統一20年後,這個國家已重建了其作為經濟巨人的地位。」美國一些媒體這樣讚歎德國的「強大氣場」。甚至有奧巴馬總統的顧問呼籲美國從「德國模式」中找到啟發。但當德國在出手救歐洲「窮兄弟」問題上裹足不前,在利比亞亂局中表現得「態度超然」之後,自私自利的帽子也被扣到了德國人頭上。有歐洲人批評德國「古怪」,「只希望規避風險,守住自己的錢財」。但從德國人自己的角度來看,這似乎又無可厚非。在德國內外,其實也都對其嚴重依賴國際市場並與歐元區綁在一起的命運很糾結。有人懷疑,這樣的德國還能「獨」多久?

美日法想從「德國模式」中找啟發

在西方媒體的描述中,德國現在成了歐洲經濟成功的代名詞。《紐約時報》8月15日說,和英國、西班牙動輒失業率高達兩位數相比,德國眼下的失業率只有7%,在歐洲,「只有荷蘭和奧地利的失業率低過德國,但它們的經濟規模顯然無法與德國相媲美」。美國失業率從2007年的4.6%攀升至2011年的9%,而德國的失業率在幾年中卻從8.5%降至7%。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還顯示,2010年德國GDP增長3.6%,創東西德統一以來最高水平:2010年德國出口增長14.2%,進口增長13%。從2001年至今,德國一直維持著巨大貿易順差。

在由美國華爾街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持續了快3年之際,「德國模式」成了很多經濟學家熱衷探討的話題。據說,法國總統薩科齊曾在給德國廣播電視台巴黎分部的聖誕賀卡上面寫了一句:「我羨慕德國模式。」美國《外交》雙月刊7-8月號以「德國成功的奧秘——歐洲的製造業強國能給美國什麼經驗」為題刊發文章。作者是曾擔任美國財政部長顧問及奧巴馬政府汽車產業首席顧問的史蒂文·拉特納。他認為,德國模式的成功既得益於其公共部門,也得益於其私營部門,德國的範例說明,即使在西方國家,把中小企業的良好業績和明智的政策結合起來,也足以促進經濟的實際增長。

在很多方面,德國和日本總會被人拿來比較,但由於經濟不景氣,日本人正擔心自己又處於另一個「失去的十年」。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研究員久保光一郎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在企業民主制度和福利制度上,德國基本上可以稱作全世界「優秀的樣本」,日本人也需要向其學習。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德兩國在冷戰時期也走過了相似的經濟崛起過程。日本輿論一向認為,相比於美國式的量產工業,日本的製造業發展模式更接近德國:注重精細化、個人技能和品牌傳承,這是兩國成功的共同關鍵。《日本經濟新聞》曾在2006年初評論稱:就世界上工業製造細化程度而言,「日本和德國一直被視為最卓越的製造者」,他們在世界享有最高的聲譽。這保證了國家基礎產業的升級能建立在穩定而延續傳承的基礎上。同時,勤勞、細緻、注重集團利益的日本人性格也被認為是「德意志式的」,特別從上世紀後期日本經濟起飛時期開始,日本人常被西方稱為「亞洲的德國人」。日本早稻田大學先進技術中心一位學者還告訴記者,日本對德國經濟發展的能力「一直沒有懷疑過」,因為德國人善於利用資源,包括作為資源的人才。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新二
德國餐館「誤拒」瑞典國王夫婦      [2011-08-23]
德國漢堡街頭騷亂 拘30餘人      [2011-08-22]
韓國中小企業繼承稅負擔達德國10倍      [2011-08-15]
德國紀念柏林牆建立50周年      [2011-08-14]
德國稱臉譜網面部識別技術違法      [2011-08-13]
德撤銷對泰前總理他信入境禁令      [2011-07-28]
德防長訪以色列 望擴軍事合作      [2011-07-13]
德國情報局新址圖紙外洩惹尷尬      [2011-07-12]
德國一警察搶劫郵局後自盡      [2011-07-08]
德國成首個退出核電工業大國      [201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