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日報報道,每個公民都有質疑的權利,但如果抱持牴觸情緒,把「不相信」當做信仰,也難免流於偏激。質疑只是開始,提出建設性意見,推動制度完善、問題解決,公開才有更積極、更現實的意義,才能開拓出更廣闊的民主圖景。
最近一個時期,中央部委公開「三公經費」的舉措激起極大波瀾,也進一步推動著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從紙面到實踐的落地。這背後,除了政府部門行政理念和方式的轉變,也莫不有著公眾參與的強力推動。無論是關注還是質疑,或者僅只是圍觀帶來的「聚光效應」,都使得透明政府的目標一步步成為現實。
政務公開之中,公眾不僅是被動的接受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河南公民趙正軍,持續將信息不公開的政府部門告上法庭;記者呂建福號稱「專拍哥」,3年曝光數千張特權車照。這些公民個體的努力,都推動著政務不斷走向公正透明:趙正軍的官司,勝訴率近60%;而在呂建福的影響下,河南取消了公安車牌號段「豫O」。
只有公眾廣泛參與,政務公開才有不斷深入的動力。在公民的持續關注、廣泛討論之下,認識不斷深入、共識不斷達成,政務公開已經從「要不要公開」邁向「該怎樣公開」。北京市級部門「三公經費」公開時間、格式、說明、口徑的「四統一」,可說正是吸取了此前中央部門公開後公眾廣泛討論的意見。這種「共同體式」的參與,才是推動行政透明度不斷提高的大規模、可持續、建設性力量。政務公開要進一步推進,需要更多「參與型公民」的成長。成都等地出現「聽證專業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報名參加聽證會者太少。雖然這與聽證會公信力的下降有關,但作為公開和參與的一種重要手段,如果能有更多公民積極推動,勢必會推進聽證制度的不斷變革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