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本防衛廳前長官中谷元:日本因為中國阻撓而未能入常
第一,我想說這個論壇已經舉辦七屆了。7年前,正值聯合國進行改革,日本差一點就可以進入常任理事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除了中國以外,都已經同意了。但是,中國最終沒有配合,造成日本沒有能夠成為常任理事國。那時,陳健先生就在聯合國工作。
第二,我想談,我們雖然是鄰國,但在軍事方面的合作非常少。中國海軍和日本的海上自衛隊沒有合作,防衛大臣的互訪也沒有了。我們到過中國南邊的港口,當時連歡迎的儀式都沒有,這是一種非常令人失望、遺憾的交流。所以,我希望我們之間能夠建立一種更加成熟的合作關係。
第三。我要說日本是一個信息公開國家,軍事上一些很小的開支都是公開的。但是,我覺得中國在這方面是不透明的。
(日)日本防衛大學校長五百旗頭真:航母是中國的明確選擇嗎?
本來我是外交研究的學者,我的研究最大的內容是美國的日本戰略政策。《戰後日本外交史》這本書是我寫的,在中國北京也曾出版。因此,我基本上可以算是一個歷史學者。作為一名歷史學者,出於歷史學者的好奇心,我關心中國走怎樣的一種發展道路,建造怎樣的一個國家。
中國有一百多年經歷了很多的不幸。在那樣的基礎上,中國建設了現在非常偉大的中國。因為中國在很漫長的歷史當中,受到強權政治的痛苦,所以他今天要走出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對此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國為了十幾億老百姓是不是必須這樣做呢?我不是說中國建航母行不行,而是想問這樣對中國來說是明智的選擇嗎?你們的想法我也想聽一聽。
圍繞圓桌而坐的嘉賓一圈發言結束後,開始做主題發言的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陳健和日本前防衛大臣政務官長島昭久為上半場討論做總結性發言。
陳健:日本想得有點晚了
我聽了今天日方朋友的發言後,想談這樣幾點。第一,關於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問題。剛才,日方舉出了好多事情和擔憂,其中包括航母、在西太平洋的海軍活動等等。這都反映出一個問題,說輕了就是日本缺乏自信,說重了就是日本腦子裡還是把中國看成一個假想敵國了。上述事情如果發生在其他國家,日本就不會去那樣想。只有當中國走上這條道路時,日本就開始有想法了。
其實,這些想法日本應該在30年以前就產生。因為小平同志30年以前就確認了,中國的經濟發展起來以後,要實現國防現代化。對不起,日本想得有點晚了。但是,日本的這些想法是沒有根據的,你們只要看看中國新的《國防法》就明白了。
日本未能「入常」,這不能都怨中國。首先,大多數非常任理事國不希望再增加常任理事國。日本和四個國家綁在一起要求「入常」,就增加了反對的力度。好多國家是不反對日本參加常任理事會的,但反對印度,反對巴西,反對德國。中國對日本「入常」的態度是:歡迎日本在安理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我們能否正確、公開地支持日本「入常」,也要看中國的民意。在中日兩國之間民族感情互信程度不高的階段,要中國出來公開支持日本「入常」應該說是有難度的。無論是誰當中國的領導人,都要考慮到中國廣大的民意。所以,日本不要把中國當成假想敵,我們也不把日本當成假想敵。
去年9月釣魚島發生的撞船事件,錯誤不在撞船的本身,而在於日本的處理方式。日本事後的處理超出了中日兩國之間的諒解和慣常的處理辦法,你們把人抓到日本本土去了。這超過了歷史的範圍,自民黨政權的時候都沒有這麼做,民主黨政權的時候卻這樣做了,這讓我們中國人非常吃驚,而且感到不可理解,因為民主黨一直是重視中日關係的啊!
長島昭久:中國不要重蹈日本覆轍
我今天在發言中曾引用當年孫中山先生在日本神戶談西方的霸道和東方的王道的著名講演。日本人對此已經有了深刻的反省。我們希望中國也有自覺的意識,不要重蹈日本的覆轍,不要以軍事力量為後盾,在南海對一些小國來施加壓力。我親眼看到這樣的事實,所以,我可能有一些過度的擔心。
鄧小平先生曾提出中國還是要韜光養晦,這也是作為大國的一種自覺、一種謙虛。中國今天是不是還應該這樣堅持呢?
結語:這一天,分論壇上半場的討論圍繞著中日安保的問題點,唇槍舌戰,你來我往,讓人感受到「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原題:中日軍界學界唇槍舌戰假想敵與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