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內地政令太短命被指搞暈老百姓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9-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寧可慢些

也要謹慎

其實深究起來,出台以上政令的,都是各行業的業務主管部門。對於行業內的情況,對於規定能不能做得到,應該遠比其他人瞭解得更為清楚。可實際上,卻恰恰是主管部門頒布的這些「亂令」。

對於一項政策的出台,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何艷玲表示,無論是量化的指標,還是操作指引,都要在一個可達範圍內,或是通過努力後可達,否則就會被束之高閣,變成「走程序」。

通常,主管部門出台某項政策,都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比如為了解決看病等候時間長,所以出台了量化的新規定。但問題是,這個「量」卻並沒有對症下藥。「候診時間過長,到底是出在看病整個過程的哪個環節,在出台政策前,主管部門並沒有好好做過摸底調查。現在很多候診時間長,是因為醫生少、病人多,這是醫療資源投入不夠、人手短缺造成的。我們的病人又都喜歡去大醫院,這又跟社區醫院建設不完善有關。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候診時間長。查准軟肋,就應該該撥款的撥款、該建設的建設,而不能單純推出一個量化指標。」

這樣的「短命」政策頻出,除了造成相關操作部門的困擾,更多的其實是損害了政府部門的權威和公信力。何艷玲表示,對於這樣的政策,操作部門執行不了,只能把它束之高閣,久而久之,主管部門「管」的能力和權威性就會大打折扣。而公佈出來的措施做不到,老百姓也會認為,主管部門的措施大多是「看的」,對管理部門的評價和口碑自然也成了負面的。

「現在的政府職能部門很看重民意,怕老百姓有不滿。看重是好事。但是這種看重,同時也對職能部門造成了壓力。很多職能部門,一看出了問題,有了不滿,就急於去解決它。而解決問題往往就靠出台政策。而這種政策的出台又是在壓力當前的情況下,非常匆忙,沒有經過充分的論證和調研。出台得快,被否定得也快,這是必然的。」專家指出,制定再小的政策,也要慎思,寧可慢一點,寧可承擔一段時間民眾的不滿和指責,也要謹慎再謹慎。



上一頁123

      責任編輯:晨彥
湘漢遭逼供致殘 特警隊長受審      [2011-09-04]
中國派400噸級漁政船常駐西沙      [2011-09-04]
習近平:發展成果應由人民共享      [2011-09-04]
雲南曲靖稱明年底完成鉻渣處理      [2011-09-04]
溫家寶看望3位老科學家 探討科技事業發展      [2011-09-04]
重慶官員:披露抗戰傷亡人數是對歷史交代      [2011-09-04]
廣西來賓摩托撼火車致3人死亡      [2011-09-04]
光明鮮奶現活蛆 廠家稱賠千元      [2011-09-04]
都江堰汶川交界發生4.3級地震      [2011-09-04]
內地逾6000非法網絡公關網被關      [201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