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官員「失德」 該如何一劍封「門」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9-0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日報》報道,「恨他無情,恨他無義,恨他淫穢」。昨天(4日),熱爆網絡的一條新聞,可謂非「安徽寧國市發改委官員與女網友視頻裸聊」莫屬。據最新報道,這位56歲的阮姓官員已接受組織調查。

 近來,「裸聊門」、「微博門」、「開房門」、「短信門」、「裸照門」等事件頻頻曝光,將官員的私德問題推到風口浪尖。眾聲喧嘩之後,人們不禁要問:一些官員的「失德門」何時才能關上?監督官員何時不再靠「網友曝」,而靠制度一劍封「門」?

 官員「失德門」知多少

 盤點今年官員「失德門」事件,讓人既憤懣、又哭笑不得。

 ——8月15日晚22時,「陝西安康市寧陝縣唐副縣長與女幹部艷照在網絡曝光」。

 ——8月4日,貴陽市地稅局辦公室王主任手機遺失,與「六名情婦的調情短信」外洩。

 ——8月3日,浙江開化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夫人,用微博舉報其丈夫「贓款包養情婦」。

 ——7月31日,雲南省昆明市發改委收費管理處副處長成某、河南省汝陽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田某,同一天身陷「艷照門」。

 ——6月21日,「湖北襄陽市樊城區法院院長與該院女紀檢書記開房」的視頻曝光。

 ——6月19日,廣州白雲區新市街道辦事處主任劉寧「盯著鏡頭方向大笑,表情愉悅」的裸聊照片被狂轉……

 記者發現,雖然以上當事人均以「免職或辭職」收場,但網民和輿論仍然「不依不饒」。歸根結底,是對官員的私德及危害表示極大的擔憂。

 官員私德不姓「私」

 當年梁啟超在《新民說》中說過,「私德外推即為公德」,說明私德與公德互為表裡。

 7月底,人民網專門發起「您如何看待官員『艷照門』系列事件」的網上調查。截至8月3日,共有4246人參與了調查。其中,59.5%的網友(2528票)認為,「官員私德應接受公眾監督」;20%的網友(849票)認為,「有關部門應主動查清真相」;18.5%的網友(785票)認為,「官員隱私權同樣要受保護」。

 「社會上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說『官員也是人,私生活是小節,組織上不要管得過多』。但他們恰恰忘了,官員握有一定的公權力,從事公共管理和公眾服務工作,屬於公眾人物。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黨和政府形象的人格化、具象化,並且還肩負著引領主流價值觀的責任。」

 因此,幹部私德實際姓「公」。「群眾對他們的私德要求高於常人,甚至苛求他們的私德,是官員必須承受之重。」省委黨校副校長桑學成教授對記者說。

 很難想像,一個私德不修的官員,會是公正廉明的公德楷模。陶行知就說過:「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和國家之本,私德不講究的人,每每是妨害公德的人。」

 其實,社會持續關注官員「失德門」的背後,還有「推斷動因」,即當官員的私德出現重大瑕疵時,人們會猜測其人品和權力的誠信同時喪失,比如以權謀私、權色交易等等。而以上栽在「門」下的官員,似乎無一例外。

 中央黨校反腐專家林喆也調查發現,近年來官員私德問題日趨嚴重,尤其是從2007年開始,落馬的貪官幾乎無一例外都有生活作風問題。原因有二:一個是權色交換,另一個是感情出軌。她認為,主要是監督不夠,大家見怪不怪,最終導致公德「集體缺位」。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杨阳
網曝內地官員性醜聞8成屬實      [2011-09-05]
重慶官員:披露抗戰傷亡人數是對歷史交代      [2011-09-04]
安徽官員被指與女網友視頻裸聊      [2011-09-04]
財政部官員車禍 發微博控訴錦湖輪胎      [2011-09-03]
專家解讀官員11刀自殺:不算多      [2011-09-02]
五十名外國政府官員來華學漢語      [2011-08-31]
內地女富豪吳英再次舉報7官員      [2011-08-31]
高薪難養廉 俄官員腐敗在加速      [2011-08-31]
韓官員:野田佳彥拜相讓人焦慮      [2011-08-30]
美官員稱基地二號頭目已被擊斃      [201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