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單位:元(按1美元=6.4元人民幣折算)
中美物價比較還存在不少誤區,簡單地對比並不全面客觀
但專家分析認為,由於北京與紐約兩大城市在經濟結構、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導致價格構成存在很大差異,簡單的價格對比很難有說服力,而且容易造成誤解。
首先,中美稅制結構和徵稅方式差異較大,導致商場標價和消費者最終實際給付的費用,可能存在較大差距。比如美國商場的標價是裸價,而我國的標價是含稅價格。仍以Levi's牌牛仔褲為例。經典款501號在中國的官方網站售價是799元人民幣,在美國官方網站標價為64美元—98美元,且需要支付3%—9%的消費稅。也就是說,在紐約商場看似比北京便宜很多的這款牛仔褲,其實和北京的市價差距並不很大。
其次,拿美國的打折價與國內的正價相比並不合理。為什麼能在美國買到超低價的Levi's牛仔褲呢?「我在奧特萊斯賣場買到過21美元的Levi's。因為我比較瘦小,尺碼老外都穿不了,最後處理甩賣當然便宜。」在美國留學的學生小楊說。因此,拿美國的折扣價格和中國的正價相比,價差當然就擴大了。
最後,我們比較的未必是同一事物,大家很難選定完全可比的標的物。以年輕人支出最大的居住成本為例,在北京國貿附近,環境比較好的小區,一居的租金在5000元/月左右,而在郊區一兩千元也能租到一居室。如果拿北京和紐約不同地段的房租相比,顯然並不科學。即便在地段相當的區域,也很難確定房子的房齡、裝修、交通、配套設施等一系列條件是否類似。
專家提醒,在中美價格的比較中,人們最經常比較的是消費品,如服裝、箱包、電子產品等。這些消費品中,大部分在國內的價格比在美國的價格的確高一些。但卻很少有人比較教育、圖書、音像、人工服務等,而這些產品和服務美國要比中國貴很多。不少中國遊客雖然在境外大量購物,但不在美國長期生活,所以很難全面感受美國物價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