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超級區議員 港政壇吹響集結號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9-20]    我要評論

香港各類選舉 需要邁向專業化

劉迺強:區議會本身的意義不大了,都不是為了區議會的工作,而只是培養人才的陣地。區議會的選舉意義不在區議會,你覺得這是不是扭曲了區議會選舉的意義呢?

李彭廣:如果嚴格來切割的話,肯定有您講的這種情況,但是有些時候,也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如果你在地區沒有做好工作的話,你也拉不了選票。但是這是一個工具,能不能在區議會面發揮,已經固定在區議會的權限裡了。你只能在這個區面聚集支持自己的力量,將來作為一個政治動員的基礎。例如立法會的政治動員也好,需要有一個基礎。所以為甚麼現在說,有相當多朋友不太注重區議會,那是因為有職權的限制,不是很大的可發揮的舞台,沒有行政權。當然,被稱作「民意代表」時,他們的地位能夠升到很高。

劉迺強:參加區議會選舉的人並不是選舉立法會議席的人,即使有超級區議員,每個政黨都推一些明星級的人物來參選,而且區議會也缺少一個向上晉陞的空間。從這個角度來說,真的是扭曲了區議會的職能。

李彭廣:你說它是扭曲,倒不如說它有了一個附加的價值。當然,從這個階段來講,真的有你說的情況。本來這是一個好的平台,讓年輕人有一個晉陞立法會的階梯,但是由於只有五個「超級區議員」議席,數量較少,如果分黨分派,一個黨也分不到一個。再加上它的選舉方法是一個全港性的選舉,所以推選出來的候選人沒有相當的知名度和資歷的話,就會很難贏得選舉。

選舉一定是從贏得選舉這個角度來考量;如果從培養人才的角度來講,就不會在乎它的輸贏。如果未來能把五個「超級區議員」議席增加到更多,是另外一個話題。但如果量增加了,則會降低對候選人知名度和資歷的要求及壓力。

如果從區議員晉陞階梯這個角度來看,怎樣把香港從政的階梯理順?從20來歲新投入政壇的人,到規劃他未來的十年二十年,除了議員的這條路徑以外,有沒有其他的道路?從我的瞭解來看,議員只是從政的其中一條管道。有很多政治工作的崗位,不管你是幕僚、工作人員、幹事、顧問還是其他,需要多想辦法去優化。

目前區議員的狀況很難吸引很多優秀人才來參加。從物質條件來講,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當了兩屆三屆之後,有了家庭,工資不夠怎麼活?晉陞又無路。因為這其中缺乏平台,往上沒有那麼快到立法會,中間有沒有一些崗位可以磨練他們呢?

現在我們講的從政只是聚焦在議員這條路上,其實整個政治運作的隊伍需要不同的人才,而不僅僅是議員。選舉也是很專業的:民意調查、平面宣傳廣告、政治動員、募款等等,都需要專業的技巧。但在香港,只要由「演員」來做即可。嚴格來講,如果想讓政治健康發展的話,這一切都需要邁向專業化。

「超級區議員」的企圖心和動員力不可忽視

劉迺強:超級區議員一般需要三十萬票才能當選,三十萬票是一個很大的數目,比任何一個立法會議員的票數多出很多。超級區議員對政治的發展有怎樣的衝擊呢?

李彭廣:從代表性來講,在特區行政長官沒有普選之前,當然會被人挑戰他的代表性。而「超級區議員」出現之後,不僅能挑戰特區行政長官的代表性,還能挑戰功能組別立法會議員,更能挑戰地區直選出來的立法會議員(因為最低票當選的只有二、三萬票,差了將近十倍)。從口水戰或者社會的論述來講,這五個議員的確有他的優勢。但口水戰很難持續下去,在某個階段,「超級區議員」會有很風光的日子,一年之後,人們就把光環「消化」了,都不覺得新奇了。

當然,從當選的這五個「超級區議員」來講,他們會為自己的前途做規劃。未來特區行政長官實現普選之後,他們可能就會認為自己有動員的基礎了。說野心不好聽,但是他們如果有這個企圖心,可說是很自然的「合理期望」。當選「超級區議員」所擁有的票數那麼高,他們自己當然會期許自己能有進一步的規劃。所以特區行政長官是否有代表性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五個人怎樣規劃,使自己未來更上一層樓。所以,對這五個「超級區議員」的企圖心和動員力是萬萬不可忽視的。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這五個「超級區議員」就可能是未來特首的「疑似候選人」。

區議會一定會向政府要權

劉迺強:現在看來,大的政黨不會派出太多的人來參選區議會,而小的政黨企圖心更大。你認為,小黨對以後區議會的政治氛圍有怎樣的衝擊?

李彭廣:我覺得,對於目前來講,無黨派議員的數目會壓縮,這也會提高區議會的受重視程度。因為他需要認真做好地區工作。更多的政黨進入區議會之後,也會有另一聲音:要不要政府兌現以前承諾的下放給區議會的權力?這個承諾就是擴大區議會的權力。目前區議會規模的社區改善工程有一些權力,但它不會滿足,一定會向政府要權。要不要得到,則是另外一個問題,但是它有這樣一種傾向。

劉迺強:總的來說,如果區議會的實權越來越大的話,就會改變《基本法》的相關規定,因為香港沒有區政府,若出現了疑似的區政府,這個衝擊又是怎樣的呢?

李彭廣:其實這個牽涉到整個地區或地方政府的設計。究竟在香港這麼小的一個地方,在中央下面,需不需要多一層的設計?

首先要從政治設計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地方政府也好,區政府也好,其實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從功能、培訓管治人才等多角度來看問題。

我個人來看,過去三層的政府規劃是多了,把中下壓縮成為一層,減少數目是可以接受;而目前可能要把18個區議會合併成5個,並需要讓區議會有一點實權。讓不讓它有完整的地方政府權力可以再考慮,但是管治人才需要有一個平台,在民生等問題上磨練和展示政治才幹。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Zeta
港區議會選舉提名期展開 今屆戰況呈白熱化      [2011-09-16]
港公佈2011年區議會選舉安排      [2011-09-07]
香港區選再接118份提名      [2011-09-19]
香港商品交易所年底前將推人民幣黃金白銀期貨合約      [2011-09-19]
最高法副院長:努力推動兩岸和港澳司法合作與交流      [2011-09-19]
香港南區幼稚園爆發上呼吸道感染      [2011-09-19]
港澳人士憂地溝油流進港澳市場      [2011-09-19]
港銀行加息 樓市交易急降      [2011-09-19]
何時辭職備選特首?梁振英:將與曾蔭權商量      [2011-09-19]
香港迪士尼百萬港元資助福利機構      [201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