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9月23日,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在美國紐約舉行的拉斯克獎頒獎儀式上領獎。當日,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國際醫學大獎——美國拉斯克獎將其2011年臨床研究獎授予81歲的屠呦呦,以表彰她「發現了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在全球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拉斯克獎,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學界獲得的世界級最高大獎。新華社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儘管在青蒿素到底是誰先發現的,曾引起爭議,但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這一步,至今被認為是當時發現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關鍵所在。「屠呦呦現在獲得了國外的獎項,真是『牆裡開花牆外香』。」饒毅說。在國內屠呦呦名氣並不是很大,她既無博士學位、也無海外留學背景、頭頂上更無中國兩院院士桂冠,但她默默無聞到現在,終於被國際同行認可。
■人物
40年來她一直研究青蒿素
昨晚,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工程院院士李連達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屠呦呦發現青蒿素已經40年了,儘管一直沒有得到應該有的榮譽,但是她還是默默無聞地工作,仍在研究青蒿素。
「屠呦呦是我的老朋友,我們是同一代的科學家。都是北京醫科大學畢業的,說起來還是我『師姐』。」李連達院士說,屠呦呦是個典型的科學家、學者,平時並不善於交際,總是默默無聞地工作。
「可以說,她對青蒿素的研究一直沒有間斷過,現在也承擔了很多課題,還帶研究生,非常值得尊重。」在李連達看來,屠呦呦是那種持之以恆的科學家,不浮躁、不像有些科學家什麼時髦就搞什麼。而原本屠呦呦在60歲就到了退休年齡,但她81歲了還堅持工作。「一項成果,40年得不到公認,我想,對任何一個科學家來說,都會覺得不公平。」李連達說。
在李連達眼裡,屠呦呦具有一個科學家應該有的美德,那就是有什麼想法敢於直言。「她比較直率,講真話,不會拍馬,比如在會議上、個別談話也好,她同意的意見,馬上肯定;不同的話,就直言相見,不管對方是老朋友還是領導。」李連達說。
■揭秘
「近40年未得到國內公認」
青蒿素挽救了大量瘧疾患者的生命,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全世界應用,重要意義非常大。屠呦呦是在中國土生土長的科學家,當年經歷190多次失敗後提取青蒿素。
「當初提取青蒿素,屠呦呦的貢獻毋容置疑,當然也有幾十個單位幾百位專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過去一直有人認為是集體的勞動成果,不能算是個人。」李連達院士介紹。他認為,正確的說法是,青蒿素是幾百位科學家集體勞動的結果,而屠呦呦的發現起了關鍵作用,應該給予充分肯定。過去國家特殊情況,不太肯定個人的貢獻,所以其成果將近40年在國內沒有被得到公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