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天宮一號今發射 2020中國或獨有空間站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9-29]    我要評論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征二號FT1型運載火箭組合體(局部)。新華社發

資料

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為全新研製,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起飛質量8506千克,設計在軌壽命2年。實驗艙由密封艙和非密封後錐段組成,密封艙有效活動空間約15立方米,可滿足3名航天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非密封後錐段安裝遙感試驗設備。實驗艙前端安裝被動對接機構及交會對接測量合作目標,與飛船對接後,可形成直徑0.8米的轉移通道。資源艙為柱狀非密封艙,配置推進系統、太陽電池翼等,為空間飛行提供動力和能源。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T1火箭發射。該型號火箭在原長征二號F火箭的基礎上,研製了新型整流罩,並對助推器、控制系統和故障檢測系統等進行了改進,提高了運載能力和入軌精度。火箭全長52米,起飛質量493000千克,運載能力8600千克。

測控通信系統由兩顆天鏈一號中繼衛星、16個國內外陸基測控站、3艘測量船,以及北京飛控中心和西安測控中心組成。

首次交會對接大幕拉開

比美、俄早期試驗更具優勢 登月在論證沒時間表

「交會對接」這個詞成為此次天宮一號發射的關鍵詞。我國將依次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進行交會對接,其中,神舟八號飛船不載人,神舟九號飛船是否載人將根據神舟八號狀況評估決策,神舟十號飛船執行載人飛行,並有望首次出現女航天員的身影。

對比

天宮一號技術有優勢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表示,空間交會對接主要有三個方面作用,一是用於大型空間設施的建造、運行和維修;二是用於為長期在軌運行的空間設施提供物資補給、人員運輸和空間救援;三是用於登月和深空探索等航天任務。

與美、俄早期交會對接試驗相比,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技術、經濟等方面更具優勢,一是目標飛行器可支持多次交會對接,減少發射次數;二是目標飛行器按我國後續的空間實驗室要求設計,可在完成交會對接任務的同時,驗證空間站部分關鍵技術;三是還可同時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展望

女航天員不久上太空

武平介紹說,目前,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完成了初步選拔,航天員正在按計劃開展任務訓練,訓練重點是手控交會對接技術。據她透露,我國首次選拔的女航天員也正在進行交會對接任務訓練,「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能看到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太空飛行的英姿。」

此次,天宮一號上還將搭載300面國際宇航聯合會(IAF)會旗。在神舟八號飛船上,中德將聯合開展空間生命科學實驗。

至於空間碎片的問題,武平表示,此次任務採取了幾個方面應對措施。一是加強了空間碎片的監測和預警;二是天宮一號採取了防護和規避措施;三是在其壽命末期,將主動離軌,隕落指定海域。

披露

載人登月沒有時間表

武平還透露,目前我國已組織專家開展了載人登月的有關概念研究和綜合論證工作,但尚沒有列入政府的計劃,也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苗笛
國防部談軍隊參與天宮一號發射:系各國慣例      [2011-09-29]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今發射      [2011-09-29]
目標飛行器總師解碼天宮一號      [2011-09-28]
天宮飛行任務發佈 明晚發射      [2011-09-28]
天宮一號:豈止一個飛天夢      [2011-09-28]
天宮一號發射時間確定      [2011-09-28]
美國暗佈太空戰 臆測天宮一號      [2011-09-28]
首位女航天員將入住「天宮」      [2011-09-28]
權威專家詳解天宮一號四大任務      [2011-09-27]
中國女航天員有望入住天宮一號      [201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