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一方面,歐洲債務危機衝擊向實體經濟領域的釋放需要一個過程,通過貿易領域向中國傳導存在時滯;另一方面,日本的災後重建和對新興經濟體貿易的高速擴張彌補了歐洲需求萎縮留下的外需短板,因而,歐債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目前尚未完全體現。
諸建芳認為,在債務危機的衝擊下,歐元區核心國家復甦減速幾成定局。中國對歐出口在總出口中的占比高達20%。根據歐元區領先指標OECD的走勢及其與中國出口增速的判斷,未來中國外需必將承受更大的壓力。
今年二季度,整個歐元區的經濟復甦步伐非常緩慢,其GDP環比增速已從一季度的0.8%滑落至0.2%。作為歐元區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和法國表現也令人失望,其中德國經濟環比增長僅0.1%,法國經濟則在前一季度基礎上原地踏步。邊衛紅預計,意大利在三季度、德國在四季度可能出現GDP負增長。
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有關部門應重新審視宏觀政策,積極應對未來歐洲經濟增速放緩及流動性長期氾濫的雙重影響。
據邊衛紅分析,一方面,從實體經濟領域來看,歐債危機會對國際經濟穩定形成一定衝擊,並且歐洲將執行更加嚴格的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市場需求,減緩世界經濟的復甦進程。與此同時,面臨金融和經濟困境,歐洲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會有所抬頭。由於歐盟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如果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元區經濟的整體下行必將影響中國出口形勢。
另一方面,如果未來歐美同步推行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全球貨幣政策重回「刺激」軌道,預示著未來全球將長期處於低利率及充裕流動性的大環境之中,中國宏觀政策的調整應將此長期趨勢考慮在內,力爭控制通脹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