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假期故宮遊客爆棚 保護臨難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0-0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10月4日報道,一年一度的「十一」長假,中國首都北京的故宮、頤和園、八達嶺長城等著名旅遊景點再次迎來洶湧客流。作為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超大客流在帶來可觀門票收入的同時,也成為文物古跡「不可承受之重」。

北京市假日辦統計數據顯示,10月2日,故宮共接待遊客12.78萬人,遠超過國慶前夕故宮對外公佈的每日8萬人限流數量。經分時統計,2日故宮11時就已突破8萬人,13時已經達到10萬人。一直到15時,仍有上萬人不斷從端門湧入購票。

據悉,為避免硬性停止售票導致的現場混亂,故宮最終放棄限流措施,繼續敞開大門。已在今年「五一」順利通過考驗的故宮限流措施,卻在「十一」長假終告「失守」。10月3日,故宮接待遊客仍高達11.96萬人,繼續突破最大容納客流量。

故宮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與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並稱為「世界五大宮」,每天慕名而來參觀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據北京市旅遊委一位負責人透露,幾乎每次統計節日客流,故宮的參觀人數都居北京上百家被監測景區之首。

對於故宮接待客流連續超過最大容量,這位負責人表示:「遊客多但接待能力有限,參觀舒適度肯定難以保證,人員安全、文物安全也都面臨考驗。」

4日上午10時左右,北京市民馬女士在陪從湖北來京探親的父母走出故宮神武門後,如釋重負地喘了口氣。「人推著人,根本由不得自己邁步子,西六宮的御道不足5米寬卻塞滿了人,長達兩三百米的路上遊客只能蠕動前行。」

一進故宮的御花園,所有人都扎堆拍照,古樹和假山掛著「禁止攀登」的提示完全不起作用,小孩兒還是踩上去玩耍。「一草一木都是文物啊,全都遭殃了。」馬女士最終放棄了拍照,緊拽著父母的胳膊生怕走丟了,人群中不時傳來小孩的哭鬧聲,讓她覺得此行很遭罪。

著名文物專家謝辰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客流量太大是目前世界文化遺產面臨的共同問題。作為北京最熱門的景區,故宮的文物保護壓力更為突出。「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會讓古建築的彩畫和朱紅色牆面褪色,過多的接觸和踩踏也會給文物造成影響。」謝辰生說。

故宮太和殿的一位志願者告訴記者,2010年10月2日,故宮由於沒有限流,參觀人數甚至達到了14萬人次的歷史高峰,通道、廣場垃圾遍地,世界文化遺產幾成「垃圾處理場」。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故宮為防止人為破壞,對部分珍貴文物進行了額外的「照顧」。為避免遊客摸門釘導致金漆脫落,故宮在一些宮門的下半部分安裝了透明罩子,太和殿外也圍起了鐵欄杆,但這些措施在洶湧的客流面前仍顯得「捉襟見肘」。

「從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角度,應該嚴格限制客流。」中國旅遊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魏小安說,「但也要確保遊客參觀的權利,來了北京卻不讓看故宮,這不合情理。」

謝辰生表示,觀眾的參觀需求和景點的容納能力、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是困擾著中國大部分熱門景點的普遍性問題。解決這個矛盾,國際上較為普遍的做法是預約參觀。

據介紹,法國和意大利的一些教堂、宮殿等世界文化遺產景區都要求遊客預約,一些熱門的地方甚至要等一個月才能約到。

魏小安說,觀眾提前預約參觀,方便安排自己的出行,景區和公共場所也可據此瞭解並控制參觀數量,從而更有效、更細緻地為觀眾提供服務。特別是一些因為免費開放而導致客流大增的公共文化場所,預約更是一種務實和有效的方式。

此外,魏小安還建議,故宮、八達嶺長城等世界文化遺產景區可以對參觀內容進行細分遊覽。比如,故宮可以設置古建、瓷器、書畫、皇家文化等幾大類遊覽線路,分流遊客。

但他坦言,考慮到中國人口基數大、假期集中的現狀,上述舉措要在故宮等熱門景區實現,需要很長時間的引導。「很多遊客還不知道看什麼,大多是到此一遊。」魏小安說,「在一個個黃金周之後,遊客也應習慣更加文明的文化旅遊方式,尤其是對待世界文化遺產,應該持有尊重的態度。」

      責任編輯:Faye Cheung
遊客用工具在故宮釣水裡硬幣      [2011-10-04]
12萬遊客致故宮午門「失守」      [2011-10-03]
13萬人湧故宮 限流政策失守      [2011-10-03]
故宮失竊案嫌犯被移送檢察機關      [2011-09-08]
阿基諾抵北京 將爬長城逛故宮      [2011-08-31]
故宮丟書被指監守自盜 故宮稱將調查      [2011-08-25]
故宮博物院院長回應10大醜聞      [2011-08-20]
故宮11月底前清退所有商戶      [2011-08-18]
故宮被指曾賤賣清代御林軍鎧甲      [2011-08-13]
故宮「八重門」曝「宮心五計」      [201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