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媒體揭佔領華爾街背後的金融內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0-11]    我要評論

10月5日,人們在紐約曼哈頓的福利廣場集會抗議。

10月2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政廳外,抗議者高舉標語。

【文匯網訊】據中青報報道,美國紐約的「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已經持續三周。最初,這被認為不過是一場失業青年發洩不滿的「鬧劇」,華爾街人士甚至諷刺說,這是「一群無事可幹的人聚起來開一場PARTY」而已。但局勢發展正在超出很多人的想像。如今,抗議活動已由紐約蔓延到洛杉磯、波士頓、芝加哥等50多個大城市。活動的發起人甚至宣稱要發起一場全球運動。

 毋庸置疑,美國的遊行抗議活動將目標鎖定為華爾街,旨在表達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不滿,的確暴露了美國社會所面臨的最急切的現實問題。正如抗議者的口號「我們代表社會的99%,我們不再忍受那1%的貪婪與腐敗」。然而問題是,99%為什麼要反對1%?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過去20年間寬鬆的貨幣政策,製造了數額巨大的投機資本。因為全球經濟的規模有限,不足以支撐投機資本的預期回報水平,投機資本只能製造大幅度的市場波動,來「掠奪其他凡夫俗子的財富」。

 在他看來,華爾街上的抗議活動同前一陣倫敦街頭的騷亂都源於同樣的理由:政府削減財政赤字的做法,讓窮人最先蒙受了損失;而金融投機製造巨大的市場動盪,獲利來源主要是中產階層,投機者利用他們的無知或者無助,奪走他們的財富;各國央行打著刺激經濟的旗號,拚命增發貨幣,同樣也在侵蝕中產階層的儲蓄,降低普通老百姓的購買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江湧認為,過去十年美國最大的失誤就是投入曠日持久的「反恐戰爭」。冷戰過後,美國原本可以「馬放南山」、「鑄劍為犁」,充分享受和平紅利。但這種思維不符合美國不斷擴張的戰略需求,他們選擇了「以暴易暴」,從此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在財政捉襟見肘的今天,美國每天還要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地燒掉4億美元。

 他認為,「美國病」包括產業「空心化」、經濟「虛擬化」,政府收入萎靡有限,支出剛性無限,財政赤字不斷創新高,接近GDP的100%。若加上美企、家庭與個人債務,美國負債已到天量,人均負擔18萬~25萬美元。如果沒有美元「印鈔機」的特權,如果沒有債權國持續「給錢」,美國早就破產。

 其實,早在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美國民眾對華爾街金融集團就怨聲載道了。2009年美聯儲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時,就有美國網友評論:「看吧,『金融肥貓』們已經把上一輪票子吃光了,今後肯定還有第三輪、第四輪……」

 曾多次預測金融泡沫風險的美國經濟學家林登·拉魯什說,美國經濟事實上被一個強大的金融利益集團控制,他們從20世紀60年代就在美國掌握了各種權力,美國從此開始走向頹廢,從一個奮發向上、不斷發明創造的生產製造業國家,變為一個食利國家,人人都指望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發財,靠剪「外國羊毛」——剝削別國為生。

 這一切,更取決於美元是全球性貨幣。雖然它越來越不守信用,但地位無人撼動。既然「錢能生錢」,印錢就能換來商品和服務,那麼還有什麼必要繼續發展工業,或繼續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多年來,美國企業一邊把大量製造業轉移到勞動力便宜的新興發展中國家,造成美國本土的產業「空心化」;一邊又在企業內部大力拓展金融業務,在賺取超額利潤的同時,加劇美國經濟的「泡沫化」。

 資本的基本屬性就是貪婪和不勞而獲。在資本還處於早期擴張年代時,馬克思就給它定了性。到今天一點沒有改變。在傳統的實業領域,產業資本的利潤率一般在10%以下,例如長期以來美國汽車產業利潤率只有5%,從事這種又髒又累的「倒霉的事情」對於發達國家的金融資本來說毫無吸引力,因為從跨國產業轉移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可以賺到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潤,它們當然不願意回到發展物質產品生產的老路上去。

 今天,美元依靠其世界貨幣的地位,已經把這種「金融癌症」傳染到了全世界。據統計,目前全球每年的貨幣交易額高達700萬∼800萬億美元,其中與商品生產和流通有關的部分只佔1%;全球每年的金融商品交易額超過2000萬億美元,而世界GDP總額只有50萬億美元,與商品生產和流通相關的金融活動僅佔2.5%。通信與信息革命加快了這一進程。本質上,那些在金融市場虛擬衍生出來的「貨幣」,不過只是一些電子符號。就像賭場裡的籌碼一樣,它們不代表任何真實的價值。

 從某種程度上說,在全球經濟大危機之前,美國經濟體系的金融部門已經形成「一個自我膨脹、自我循環的體系」,如同一個大毒瘤,吸取著經濟肌體的血液和營養。這樣,整個經濟的投機賭博氣氛越來越濃厚,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瞬間崩潰。而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這種巨幅「波動」不但使美國經濟自身無法持續發展,受到連累的還包括新興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全球經濟。

 經濟學家李才元認為,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包括世界各國在內的全球經濟正在經歷一場「金融內戰」:經濟結構中,實業是造血的骨骼,資源和金融是吸血的皮肉,二者必須有個合理的比重;世界經濟如今就像得了「肥胖病、高血壓」的人,早已氣喘吁吁。對各國來說,走出大危機的惟一出路是「止血加造血」——抑制資源泡沫、限制金融炒作、管住貨幣濫發、扶持實業和科技創新。

 但他表示,這個「沉重的共識」還遠遠沒有達成。如果強勢利益集團不能改邪歸正、以身作則,全球經濟的根本問題就很難解決,或許民眾的抗議會讓各國的決策者更加清醒,並真正做出正確的抉擇。

 中國更應該從「美國病人」身上學到些教訓和經驗。拉魯什曾警告美國貨幣當局,貨幣的幻影讓人們失去了理智。「錢生錢」遊戲遲早會終結,人不能變成貨幣的奴隸。本質上,任何貨幣金融系統都不過是一個「紙面的系統」,從長遠看,人類的文明和社會的進步取決於可持續發展的實物經濟(physicaleconomy)。

 陷入華爾街式的金融化賭局,或者陷入「惟GDP論」的數字幻覺,都不是可持續發展之路。因為最終,人們將不得不面對「99%反對1%」的困局,不但經濟肌體無法健康生長,社會生活也可能陷入動盪和危局。

      責任編輯:郁文
美媒為何對佔領華爾街失聲失焦      [2011-10-11]
佔領華爾街或15日全球大串聯      [2011-10-11]
港媒:「佔領」反映美分裂狀態      [2011-10-10]
「佔領華爾街」蔓延 英荷均有      [2011-10-10]
查韋斯譴責美「殘酷鎮壓」示威      [2011-10-10]
「佔領華爾街」支持者推特被封      [2011-10-09]
「佔領華爾街」暴露美社會弊端      [2011-10-09]
「佔領華爾街」之火越燒越旺 美國出了啥問題?      [2011-10-09]
「佔領華爾街」活動持續4周 蔓延至847城      [2011-10-09]
佔領華爾街活動向社會運動演變      [201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