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曾蔭權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 談房屋政策得失與規劃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0-12]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新網綜合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12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對於備受外界關注的房屋政策,他表示,港府決定將推出新居屋計劃。住屋一向是香港市民最關心的課題。經過港府和市民幾十年來的努力,香港在房屋方面已取得不錯的成績,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房屋市場面臨一系列問題

曾蔭權表示,近月來檢視房屋市場及聽取社會不同人士意見,香港房屋市場面對以下一系列問題。

首先,保持公屋產量。目前要確保平均每年興建1.5萬個公屋單位,正面對兩大挑戰。首先是香港土地供應緊張,公屋及私人房屋均需要土地。第二個挑戰,是部分小區人士反對公屋建設,這是不合理及不負責任的,置社會整體利益不顧。

其次,私樓價格超出市民負擔能力。現時市民「買樓難」問題源於過去一兩年,住宅物業供應量相對較少,流動資金充裕及利率長時期處於超低水平,令樓市異常熾熱。此外,由於海內外投資者對高價的私人住宅物業需求殷切,發展商近年推出的主要是針對高購買力消費者的樓盤。

再次,土地供應不足。自停建居屋之後,加上私人房屋市場在90年代後期至21世紀初持續低迷,土地的需求大減,相關的規劃和基建工程亦受影響,不利開拓新土地的成效。要確保樓市健康平穩發展,在未來十年平均每年要提供可興建二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

此外,物業銷售不當手法。近年市民對發展商售樓手法有不滿,認為透明度低,容易受誤導,為進一步加強對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的規管,在去年曾表示,運輸及房屋局會成立督導委員會,具體討論立法規管一手樓宇銷售事宜,並於一年內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舊區房屋的老化。去年馬頭圍道塌樓事件,令港府更加關注日益嚴重的舊區樓宇老化問題,隨後提出改善樓宇安全的措施,從立法、執法、支持業主和公眾教育多方面著手,全方位加強樓宇安全。

針對「殺房」現象,曾蔭權表示,社會大眾關注樓宇失修及僭建問題,也關注「殺房」現象。無疑「殺房」關乎樓宇安全,但同時也是為未符合上樓資格的基層市民提供居住地方。「殺房」不能用一刀切方式去全面取締。

未來房屋建設的重新定位

在未來房屋建設的重新定位,公屋興建的長期承擔。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房委會的公營房屋建設計劃,未來五年共有約7.5萬個公屋單位落成,亦即平均每年有1.5萬個。加上每年收回的單位,預計這建屋量目前可以維持一般輪候冊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約三年的目標。這是港府重要政策,令社會和諧穩定,政策絕對不會改變,若將來需求有變化,會就建屋量作適當調整,以保持此目標。

復建居屋新政策

針對復建居屋新政策,港府將按資助對像、訂價政策、轉售限制、優化置安心計劃等方面進行。

資助對像方面,新計劃的對象是每月收入低於3萬元(港幣,下同),主要是屬首次置業人士的家庭。計劃會提供實用面積約400至500平方呎的單位,以可負擔的樓價出售。

訂價政策方面,新居屋計劃的定價及轉售政策要與時並進,將售價與合資格家庭的供樓能力掛鉤。

轉售限制方面,將一如以往的資助出售房屋,新居屋計劃下的單位設有轉售限制。

優化置安心計方面,至於收入相對較多,即月入約四萬元以下的家庭,雖然長遠有能力負擔市值樓價,但未能儲蓄到足夠首期的市民,政府會繼續與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合作,推行「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

房屋土地供應與限呎出售土地方面,增加私人住宅土地供應方面,去年提出建立土地儲備,並以勾地表制度為主軸,輔以政府主動賣地安排,以確保住宅土地不會短缺,並訂定了在未來十年內,平均每年提供可興建約2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供應目標。本年度可供私人住宅發展的房屋用地,估計可興建約3.5萬個單位。

發展及積存土地政策方面。當土地需求下降時,開拓土地工作會繼續,新開拓土地會成為政府土地儲備,在適當時候再推出,務求做到當需求上升時,可及時提供足夠土地應付超過四萬個單位的需求。

立法規管住宅銷售方面。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成立的督導委員會,已提交有關建議,包括把所有「樓花」納入規管範圍,制訂售樓說明書、價單、單位面積、示範單位、交易數據及售樓安排的規管要求,以及具體罰則和執法機制。

香港舊區的發展

針對香港舊區的未來的發展,曾蔭權表示,首先在樓宇安全上。為提升樓宇安全水平,我們會盡快把實施強制驗樓和驗窗的附屬法例提交立法會審議,使措施早日生效。亦會提交立法建議,加強對樓宇安全的管制,包括屋宇署可申請法庭手令入屋檢查,和把「殺房」通常涉及的工程納入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加強規管的成效。屋宇署會加強對違例建築物的執法行動。

其次,市區重建。港府已於今年2月公佈新《市區重建策略》。市建局亦迅速制訂了具體執行措施,包括「樓換樓」計劃,以及市建局在市區重建中擔任「促進者」的新角色,和推行「需求主導」新重建模式的執行細節。在九龍城已成立第一個「巿區更新地區咨詢平台」和「市區更新基金有限公司」。「樓宇維修綜合支持計劃」亦已推出,為業主提供一站式維修支持服務。此外,市建局在大角咀設立的首個「市建一站通」資源中心,預計在明年初投入服務。

再次,起動九龍東。香港的傳統核心商業區已無法滿足經濟增長對寫字樓的需求,我們必須開拓另一個核心商業區--九龍東。過去10年,位於觀塘和九龍灣的甲級寫字樓樓面面積已大幅增加兩倍半至140萬平方米。隨著啟德的寫字樓地帶及旅遊休閒設施投入市場,和工廈活化的效應,九龍東有極大潛力蛻變成為優越的商業區,再增添四百萬平方米的寫字樓樓面面積。

最後,活化工業大廈。在2009年,港府宣佈一籃子措施,透過推動重建及整幢改裝,善用現時空置或未盡其用的舊工廈。根據上個月完成的中期檢討,我們決定把活化工廈的措施延長三年。此外,為改裝工廈提供創意空間,我們會容許小規模改動建築物的現有結構,並鼓勵改裝工廈申請參與綠色建築評估。

      責任編輯:郁文
曾蔭權施政報告:人口老化 鼓勵生育      [2011-10-12]
曾蔭權:香港人口政策旨在吸納培育優秀人才及優化人口      [2011-10-12]
曾蔭權:改善空氣質量下一步重點是「路邊空氣污染」      [2011-10-12]
曾蔭權:發展必須是可持續、平衡和多元      [2011-10-12]
曾蔭權:會吸引更多海外學生來港升學      [2011-10-12]
曾蔭權:香港要保持全球競爭力必須背靠祖國、面向國際      [2011-10-12]
曾蔭權:本屆特區政府在推動政制發展方面取得兩大突破      [2011-10-12]
曾蔭權:香港新居屋設5年公開禁售期      [2011-10-12]
曾蔭權:增強青少年外展隊      [2011-10-12]
曾蔭權感謝中央政府無私幫助與支持      [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