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瞭望新聞周刊報道,十六大以來,中央關於文化體制改革思想不斷豐富發展,日臻成熟,從更寬廣的視野上確立了文化體制改革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戰略決策,標誌著我國的文化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在十七屆六中全會討論審議有關文化體制改革文件之際,梳理十六大以來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發展脈絡,有利於更好地理解其必要性、緊迫性和複雜性,有利於進一步凝聚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共識,從而推動相關改革的進程。
深刻認識文化建設重要戰略意義
黨的十六大以來,根據中央統一部署、順應國際國內形勢發展的新要求,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在思想認識和改革實踐兩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十六大一方面明確區分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強調「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並就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路徑分別作了闡述;另一方面,強調要「抓緊制定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並就文化的管理體制、文化生產經營機制、文化法制建設、文化市場培育等問題作了全面部署。
可以說,十六大對於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區分釐清長期以來困擾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個關鍵性問題,「抓緊制定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要求的提出則進一步推動了文化體制改革進入了快車道。十六大以後,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度和廣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我國的文化體制改革進入了加快推進的新階段。這與中央對於新形勢下我國文化建設的兩個重要認識密不可分。
一是中央對於新形勢下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的準確把握。
中央以發展的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為基礎,明確要求「要充分認識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這主要包括:
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為指引,強調文化建設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十七大進一步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明確提出了要「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目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各項目標,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因此,胡錦濤一再強調,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階段性特徵為依據,強調文化建設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根本途徑。胡錦濤分析指出,在新的歷史階段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呈現出一系列重要的階段性特徵,其中一個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就是隨著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進入了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期,人們精神文化需要更加旺盛,文化已經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顯著標誌。這種快速增長的文化需求,不僅體現在人民群眾對於其基本文化權益的日益重視上,也體現在對於社會更好地滿足其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文化需求的期待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在「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的背景下,我國文化發展的相對滯後性也就愈發體現出來,加強文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繁榮日益成為「新形勢下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同時,隨著經濟基礎、社會條件、利益格局、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新技術手段的廣泛運用,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這對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著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滲透相互激盪以及愈演愈烈的知識經濟浪潮,加強文化建設,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始終具有堅強的思想保證,使億萬人民始終具有強大的精神支柱,使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始終具有強大的智力支持,已經成為關乎我國現代化建設成敗的一個全局性問題。
以國際競爭的新形勢為考量,強調文化建設是提高國家軟實力的客觀需要。當今時代,綜合國力競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經濟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誰佔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正因如此,早在2006年胡錦濤就使用「軟實力」的概念,指出「如何找準我國文化發展的方向,創造民族文化的新輝煌,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十七大上,胡錦濤明確要求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可以說,在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國際思想文化領域鬥爭依然深刻複雜的現實背景下,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對內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外增強國家親和力和影響力,已經成為全面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之舉。
總之,「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要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必須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堅持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
二是對於文化體制與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要求的不相適應性的充分認識。
正是由於對新形勢下文化建設重要戰略意義的深刻認識,使中央更加清醒的認識到了阻礙文化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體制機制性問題。可以說,新形勢下的文化體制改革就是以對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的充分認識為基本前提,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為根本目的展開的。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體制環境和社會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同時,隨著數字技術的應用和互聯網的普及,文化的傳播手段也發生了重大變革,思想文化交流呈現出分散性、便捷性、跨國界等特點,我國面臨的國際文化競爭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中央多次指出了我國現行文化體制的不足之處:
「現行文化體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相適應」愈發凸顯。「我們在許多方面還習慣於用計劃經濟的手段管文化、辦文化」,一方面「把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相混淆,政府統包統攬,應該由政府主導的公益性文化事業長期投入不足,應該由市場主導的經營性文化產業長期依賴政府,因而束縛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另一方面,一些掌握大量國有文化資源的文化單位,「游離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外,缺乏活力和競爭力,尚未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面對文化市場已經出現的多種所有制競爭的局面,有些國家辦的文化單位反應遲鈍,沒有形成進入市場主動競爭的意識和體制,甚至一些文化單位在現行體制下難以為繼」。公有制文化單位游離於市場之外,造成「主體」缺位,也不利於國家戰略安全;
「文化發展與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不相適應」引人關注。「一方面,國家的文化資源大量閒置;另一方面,外國文化產品大量湧入,文化產品進出口嚴重逆差」;
現行的文化體制也更加與世界高新技術飛速發展和應用以及由此帶來的文化生產力的大幅提升不相適應。在新的傳播手段加快發展面前,我們「還缺乏適應性和主動性,在體制、結構和管理上反應很不敏感,在運用高新技術形成新的文化創造力上,還不能同發達國家高新技術和市場運作相結合、催生文化產業迅猛發展的勢頭相抗衡」。
總之,改變這些不適應狀況,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實現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迫切需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不斷豐富發展
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的基本國情出發,結合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生動實踐,進一步發展並最終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文化體制改革思想。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出台和十七大的召開為重要關節點,這一思想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十六大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出台前,這是在新形勢下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的豐富發展階段。
黨的十六大以後,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進入了加快發展的新階段。2003年6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就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基本原則、著力點、基本出發點、基本思路、工作方針等多個側面闡述了搞好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基本要求,特別強調要樹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的文化發展觀,要深刻認識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特別是經營性文化產業必須面向市場,認識到「面向市場和面向群眾是一致的,與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與『三個代表』的要求是統一的,是把這些要求落到實處的重要實現途徑。」
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把文化體制改革納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進一步確定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和目標,要求「按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逐步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對於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強調「要深化勞動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國家投入,增強活力,改善服務」,對於經營性文化產業單位則「要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同時,提出要「健全文化市場體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產品生產經營體制。完善文化產業政策,鼓勵多渠道資金投入,促進各類文化產業共同發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業集團,增強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依法規範文化市場秩序」。
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命題。同時,伴隨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任務的明確提出,胡錦濤還特別強調要「通過文化建設來不斷構築社會和諧的精神支撐」。這在2005年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強調。2005年,國務院出台《國務院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規定》對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有很強的導向性,有利於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十六屆五中全會則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從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角度,明確提出了要形成「兩個格局」即「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和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等目標,為我國「十一五」的文化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按照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2005年11月,中央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創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體制和機制,動員全社會力量支持農村文化建設。這一《意見》成為我國加強我國農村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指導性文件,進一步豐富了中央的文化體制改革思想。
總體來說,這一時期的文化體制改革思想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重要指導,以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為重要契機,在深入闡發文化體制改革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不同角度和城鄉不同特徵出發,對文化體制改革總體思路和目標、基本原則、主要內容等問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討,為文化體制改革思想的理論化、系統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階段: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出台到十七大的召開,這是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理論化、系統化的階段。
從2003年6月份開始,經過兩年多的探索,我國的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試點工作的成功,為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的系統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為文化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工作基礎。2005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肯定了試點工作的成效,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促進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全面協調發展。2005年底,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成為我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綱領性文件。《意見》總結前一階段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明確指出了我國文化體制存在的「四個不相適應」,要求「必須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從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高度,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此基礎上,《意見》分別就文化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原則要求、目標任務作了全面的闡述,細緻規劃了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文化企業改革、文化領域結構調整、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培育和健全宏觀管理體制、加強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的具體思路。中央的文化體制改革思想有了比較完備的理論形態。
2006年3月,中央召開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會議要求要努力在「重塑文化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改善宏觀管理」、「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四個關鍵環節上實現新突破。2006年9月,中央印發了《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一方面明確提出了建設實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的要求,並從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切實把政府的職能由主要辦文化轉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堅持公共服務普遍均等原則以實現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等方面作了系統的說明;另一方面,明確了影視製作業、出版業等九大重點發展的文化產業門類,提出了優化文化產業佈局和結構、轉變文化產業增長方式、培育文化市場主體等目標要求,並就推進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加快國有文化企業公司制改造、培育文化產業戰略投資者、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健全各類文化市場、完善人才培養選拔機制等問題進行了專門論述,進一步明確了加強文化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方向。
黨的十七大在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新要求的同時,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的總體佈局的高度,強調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戰略地位,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目標要求。十七大指出,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基礎上,「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並強調「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明確要求「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運用高新技術創新文化生產方式,培育新的文化業態,加快構建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等改革的具體要求。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對於文化建設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強調,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戰略高度對於文化體制改革思想的一次重要發展。如果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出台標誌著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理論形態的話,那麼十七大對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強調則是從更寬廣的視野上確立了其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總之,理論內涵的提出、戰略地位的確立,標誌著十六大以來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在理論化、系統化上取得了一次意義深遠的飛躍。
第三階段:十七大以後是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進一步深化階段。科學發展觀的全面闡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正式提出,是十七大兩個具有全局性意義的重要理論成果。在新理論、新視角的觀照下,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進入了一個深化發展階段。
這種「深化」最突出的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進一步細化對於文化體制改革的理解。在十七大召開幾個月後,胡錦濤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是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必由之路;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為目的,以改革為動力,統籌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統籌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統籌城鄉區域文化發展,推動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和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這裡對於以人為本的強調,對於統籌兼顧的堅持,都滲透著科學發展的血液。2009年8月,中央召開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樹立新的文化發展理念、將文化體制改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改革的目標任務、時間進度和責任主體,形成了文化體制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2010年4月,中央轉發了《中央宣傳部關於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體制改革及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意見》,比較系統地回顧了十六大以來文化體制改革的工作進展、主要成效和主要經驗,指出了2012年前文化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201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研究問題進行一次集體學習。胡錦濤指出「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已成為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角度深入闡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對於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內需的重要意義。這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後顯得尤為明顯。一段時間以來,與經濟快速發展相比,我國文化發展相對滯後,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適應,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也同擴大內需、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發展中一些不全面、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更加凸顯出來。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和「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相關要求下,中央提出了加強文化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一系列要求。
早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之初,國務院出台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十大舉措中就有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相關要求。2009年7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明確提出要「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是繼鋼鐵、汽車、紡織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後出台的又一個重要的產業振興規劃,標誌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胡錦濤同志再次強調要充分發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拉動消費、促進和諧、增強信心的重要作用。
2010年,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上,胡錦濤明確將「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八項重點工作之一加以強調。他指出,從國際經驗來看,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有利於拉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有利於擴大就業和創業;要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
2010年10月,十七屆五中全會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指出「十二五」規劃要以「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在建議中,中央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文化發展活力」,「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十二五」規劃綱要進一步從加快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深入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加快推進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快完善版權法律政策體系等幾個方面對下一階段文化體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
文化體制改革思想體系日趨完善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中央繼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衛生體制改革之後作出的有一項關係全局的重大決策。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六大以來,中央圍繞著文化體制改革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科學認識,共同構成了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的理論內涵。
從指導思想上說,文化體制改革「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遵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以發展為主題,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從基本原則上說,文化體制改革做到「六個堅持」,即「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確保國家文化安全」、「堅持勇於實踐、大膽創新,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推開」,包括了文化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重要前提、重大關係及基本策略等。
從目標任務上說,文化體制改革要力爭做到「六個形成」,即「形成科學有效的宏觀文化管理體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產和服務的微觀運行機制」、「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創新體系」、「形成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這「六個形成」以完善文化市場體系為核心,從宏觀管理體制、微觀運行機制到培育文化市場主體、改善文化發展環境及對外關係等各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規劃。
圍繞著文化體制改革的這六項目標,形成了六條推動改革的主要路徑:「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深化文化企業改革」、「加快文化領域結構調整」、「培育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健全宏觀管理體制」、「加強對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的領導」。
可以說,十六大以來,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思想主要圍繞著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以及實踐路徑等方面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推動改革實踐的重要理論武器。那麼,這一思想與科學發展觀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簡單地說,一方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我們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就明確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加以強調。文化體制改革作為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十六大以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我們明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發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兩輪驅動,兩翼齊飛,推動文化建設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目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已經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在國有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轉變政府職能等改革過程中必然會涉及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觸及不少的深層次利益調整,特別是在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不斷提高並更趨多樣化、社會利益關係更趨複雜的條件下,受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難度加大,加上文化產品本身所具有的意識形態屬性與商品屬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等複雜性,都使得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問題和矛盾。而「我們提出科學發展觀,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改革發展關鍵時期遇到的各種問題,確保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妥善處理文化發展中的重大關係,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又好又快發展」。
另一方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也必然要求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要發展就必須進一步解放和發展包括文化生產力在內的社會生產力,而「現行文化體制存在著政事、政企不分,輕視市場機製作用,法規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嚴重制約著文化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要實現以人為本就必須保障人民包括基本文化權益在內的各項權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必然要求我們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重要抓手,盡快扭轉文化發展相對落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合理滿足的狀況。總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新變化,「文化體制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不相適應,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不相適應,與依法治國、加快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環境不相適應,與高新技術在文化領域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的趨勢不相適應」的問題進一步凸顯,「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已成為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文/郭如才 (作者單位:中央文獻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