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韓國終於開啟了「貿易通關額萬億美元」時代。先於韓國進入「貿易額萬億美元俱樂部」的國家有美國、德國、中國、日本、法國、英國、荷蘭和意大利等,但截至去年年末,英國和意大利又被踢出局。對於韓國來講,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經濟建設就取得如此輝煌的貿易成績不能不說是一項壯舉,而留給韓國的後遺症和日後需解決的問題也不少。
在貿易萬億美元俱樂部成員中,韓國的貿易增長是飛速的。實現貿易額從千億美元飛躍到萬億美元,韓國用了23年,除了中國(16年)和美國(20年)之外,快於其他國家。韓國貿易協會的有關人士甚至誇下海口說:「今後三年內,韓國有望超越英國、意大利、荷蘭和法國,成為全球第五大貿易國。」
說韓國的高速增長就是通過擴大貿易也不為過。韓國自然資源匱乏,內需市場狹窄,要想實現經濟增長不能不依靠國際貿易。20世紀60年代,樸正熙總統執政時,從金融、稅金、匯率等方面全力支持出口。這使得1964年僅為1億美元的出口額到1977年增為100億美元,1995年達到1000億美元,上個月突破500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第8個出口突破5000億美元的國家。而最大出口市場於2003年從中國變為美國,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出口比重超過70%。
貿易協會國際貿易研究院研究員姜錫基(音)表示:「中國、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的發展極為迅速,今後在國際貿易舞台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韓國應該在培育價格競爭力的同時保持品質競爭力,通過自由貿易協定(FTA)確保海外市場極為重要。」
韓國通過擴大貿易實現了經濟增長是事實,但因此造成對外依存度過高引發了經濟增長結構問題。據經合組織(OECD)的統計,1990年外貿和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51.1%,而到了2008年則上升為92.3%,去年保持在88%左右。而日本為22.3%,美國為18.7%,中國為45%。
受此影響,韓國經濟的抗打擊力顯得極為脆弱。在發生全球金融危機等外部風險因素時,韓國證券市場表現極為敏感,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韓國銀行(央行)的有關人士表示:「出口和內需不能平衡增長的話,特別是內需市場不進一步擴大的話,韓國的對外脆弱的特性將逐步加重。」
出口依存度過高是一個問題,但出口中又過度依賴個別產品的現象則更為棘手。從韓國的主力出口產品來看,20世紀70年代纖維、膠合板、假髮,80年代集中於服裝和鞋,進入21世紀之後以半導體、船舶、汽車、石化產品、LCD等為主。在短時間內實現了主力產品的科技尖端化和高附加值是事實,但由於出口「偏食」的現象日益嚴重,韓國進出口產業結構調整又成了遺留下來的難題。出口排在前五的品目所佔的比重1997年為38%,今年上升為42%,也就是說隨著半導體、LCD等產業的興衰,韓國整體經濟跟著蕩鞦韆。
專家認為,貿易萬億美元時代的第一個作業是實現經濟良性循環的問題。目前即使出口有所增加,但利益集中在大企業的口袋中,而沒能使中小企業受惠,使得對刺激投資和增加僱傭也沒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另外,和內需市場的脫節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