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伊戰結束 美仍頭疼阿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2-1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12月16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6日刊出評論說,當地時間15日美軍正式撤出伊拉克,但今後伊拉克的變數將會超越華盛頓所能預料,更不必說控制與引導了。美巴之間目前繼續亡羊補牢式的談判。現在還看不出奧巴馬與國務卿希拉里的「阿富巴」戰場「戰、談、建」新戰略是否堅決執行還是有所調整,它進展得並不順利卻是事實。

中新網摘編如下:

12月12日,奧巴馬和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在白宮記者招待會上把八年的伊拉克戰爭畫上句號。奧巴馬政權本想留一兩萬軍隊在伊拉克應變,但馬利基表示從明年開始,美軍在伊拉克領土上的治外法權隨著終止,美國只好把數千武裝人員掛在1.7萬人的美國大使館編制上使得美國在伊拉克的生命財產能受到一定保護。

美國花了一萬億美元和犧牲4500名軍人生命(外加3萬多傷員)的代價打了這場伊拉克戰爭,消滅了不聽美國話的薩達姆,結果換上了一個曾被薩達姆迫害而逃亡到伊朗的馬利基,很有可能又是一個不聽美國話而且親伊朗者。今後伊拉克的變數將會超越華盛頓所能預料,更不必說控制與引導了。

奧巴馬對美國在伊拉克「賠了夫人又折兵」沒有責任,但也無法戴上化干戈為玉帛之花翎,只能扮演弱勢領袖與倉促退陣的角色而已。不過,目前最使奧巴馬頭疼的是他背上的另一場戰爭包袱——「阿富巴」,想圓滿結束卻難見和平前景。

國民厭戰軍方要留駐阿富汗

未當總統時堅決「反戰」的奧巴馬之所以在去年以美國四軍「大統帥」的身份把阿富汗戰爭的性質由「選擇的戰爭」改成「必要的戰爭」是因為以奧薩馬·本·拉登為首的「基地」恐怖組織對美國本土安全的威脅。可是,今年5月擊斃本·拉登以後,美國人普遍厭戰,認為「阿富巴」戰場沒有必要。

感性上躺在美國民情厭戰一邊的美國總統和包括共和黨多數與軍方將領的「鷹派」暗中鬥智。經費多於俄羅斯國民總收入的五角大樓既得利益對奧巴馬在伊拉克草率退場已經敢怒而不敢言,絕對不會讓政府再從阿富汗輕易一走了之的。

隨著明年總統大選的激烈競爭形勢發展,奧巴馬的民意支持率不斷下跌,阿富汗戰爭問題對奧巴馬勝選逐漸喪失其重要性,現在可以肯定:奧巴馬已經不那麼急於從阿富汗撤軍了。另外,阿富汗國內也沒有發展出伊拉克那種非要美軍離開不可的民族主義情緒,使得2014年美軍駐阿富汗的極限發展出伸縮性。

12月13、14日兩天,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在阿富汗「度假訪問」,他在公開言論中自相矛盾,一方面說美國在阿富汗打擊抗擊分子的「很艱難的衝突」(very tough conflict)正在「取勝」,另一方面又認為「這並不等於說任務已經完成——任務並未完成」,還有很多事要做。

帕內塔形容2014年是「抹掉」(draw down)西方武力腳印的最後階段,但國防部官員卻說,他正在與卡爾扎伊政府協商一個「長期戰略夥伴協議」,在2014年以後仍然會有美國武裝留在阿富汗。

明年9月以後,阿富汗的外國軍隊就只剩下6.8萬美軍再加3.8萬「北約」盟軍,奧巴馬政府的策略是逐漸讓美軍融入阿富汗國民軍警(到明年底將達到35.2萬人)充當教官,讓阿富汗軍警擔任維護治安與打擊反叛武裝的主角。

12月初的第二屆有關阿富汗前途的波恩國際大會初步展現了2014年以後美巴關係的輪廓。「北約」與阿富汗達成協議讓美軍留在阿富汗的期限推遲到2024年。行家指出美國有在阿富汗設立軍事基地的意圖,鄰國對此都有不安之感。

「以戰促和」新戰略難以展開

現在還看不出奧巴馬與國務卿希拉里的「阿富巴」戰場「戰、談、建」新戰略是否堅決執行還是有所調整,它進展得並不順利卻是事實。這一方面由於從5月開始的美巴不和變本加厲,另一方面,戰略本身也有缺陷。

雖然華盛頓正在竭盡全力防止美軍的撤退導致塔利班在阿富汗東山再起,但現有的卡爾扎伊政權是否能在沒有外國軍隊的保護下維持阿富汗的穩定卻無人敢說。未來必然會由零變整、由暗轉明的塔利班將會是問題的癥結。

美國想用武力在2014年前使塔利班癱瘓下來已不可能,「以戰促和」的新戰略不但不能收效,美軍在阿富汗境內開展的夜襲村莊及無人飛機轟炸巴基斯坦境內目標都越來越變成強化反美情緒的激素。

阿富汗政府及國民大會強烈要求美軍停止夜襲有塔利班據點嫌疑的村莊。巴基斯坦人士也正在勸說美軍與塔利班達成「停火協議」,包括停止無人飛機轟炸。過去雙方曾經有過暫時停火的先例。希拉里也認為停火可以把和談推向前進。

由於巴基斯坦政府與塔利班代表缺席,12月5、6日兩天有100多國家參加的探討建設新阿富汗的波恩盛會被形容為「華而不實」(more optics than substance)。由於12月6日阿富汗發生破壞什葉派節日的恐怖爆炸慘案(炸死80多人,炸傷130多人),卡爾扎伊中途離會回國。據說肇事者總部是在巴基斯坦境內。

由於11月「北約」炸死巴基斯坦24名軍人而產生的美巴齟齬仍未了結。美軍於12月11日從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省會奎達附近的捨姆西空軍基地全部撤退,11月26日被巴基斯坦封閉的通往阿富汗的「北約」補給線至今沒有開放。美巴之間繼續亡羊補牢式的談判。美國官方表示不久將會恢復兩國和好。

李白引老子話「兵者不祥之器」,對美國來說,阿富汗戰爭不但是歷史上為時最久的、也會是最不吉利的倒霉事件了。

      責任編輯:春緋
美軍封戰旗 宣佈正式終結伊戰      [2011-12-16]
奧巴馬宣佈年底撤軍終結伊戰      [2011-10-22]
阿戰10年反思:西方自負受挫      [2011-10-08]
美報:阿戰10年當地人仍不知911      [2011-09-12]
拉登獵手遭全殲 阿戰或陷困局      [2011-08-08]
北約軍機墜毀塔利班稱負責 系阿戰美軍單次最大傷亡      [2011-08-07]
加國撤兵三千 結束阿戰任務      [2011-07-08]
紐時:伊戰中哀慟之臉追憶過去      [2011-05-09]
俄五年內將購百架蘇霍伊戰機      [2011-01-05]
奧巴馬: 利國問題 勿蹈伊戰覆轍      [201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