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薄熙來: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2-2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重慶日報報道,19日,中共重慶市委三屆十次全委會開幕,專題研究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作主題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光國,市政協主席邢元敏出席了會議。市委副書記張軒就《決定(審議稿)》作了說明。

 重慶這些年能取得一些成果,民主法治是重要的動力和保障

 薄熙來在報告中說,這次全委會專題研究民主法治建設,是市委經過充分考慮作出的決定。重慶這些年能取得一些成績,民主法治是重要的動力和保障。將這些成果制度化、規範化,在實踐中堅持下去,不斷加以完善,對重慶的科學發展至關重要。民主法治的政治性、原則性很強,研究部署這項工作,一是要堅持以中央加強民主法治建設的精神為指導;二是要緊密結合重慶的創新實踐,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保障和實現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這次全委會就是要發揮集體智慧,博采眾長,力爭形成一個好決定,紮實有效地推進重慶的民主法治建設。

 我們黨正是依靠民主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薄熙來說,我們黨自成立以來,民主法治就是一面思想、理論的旗幟,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毛主席在談到舊中國狀況時曾經講,「中國缺少的東西固然很多,但主要的就是少了兩件東西:一是獨立,二是民主。」缺少獨立就是殖民地,缺少民主就是封建。所以,我們黨一成立,就舉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旗幟。土地革命時期,毛主席組織「三灣改編」,設立士兵委員會,在軍隊中首創民主。上世紀30年代初,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政權,而且制定了憲法大綱、勞動法、土地法等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規。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在陝甘寧邊區和解放區進行民主法治實踐,老百姓過上了當家作主的新生活。抗戰勝利後,毛主席與黃炎培先生有一段關於「歷史週期律」的著名對話。黃炎培先生說,中國歷朝歷代「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都沒有跳出這個「週期律」。毛主席堅定地回答:「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夠跳出這個週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薄熙來說,民主是一種巨大的政治力量。我們黨正是依靠民主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對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端的重要性

 薄熙來說,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得益於民主法治的有力保障。建國後僅半年,就頒布了《婚姻法》。1954年制定憲法,4億國民中有1.5億人參加討論,提出118萬條修改建議。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後來又建立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開創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道路,奠定了共和國的基礎。

 薄熙來說,改革開放後,我們黨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用30多年的時間,解決了10多億人的吃穿住行,2億多人擺脫貧困,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權、發展權得到切實保障。人大代表普遍實行差額選舉,縣及縣以下人大代表完全實行直接選舉,人民民主得到廣泛體現。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並被寫入憲法。30多年來,制定了240部法律,706部行政法規,8600多部地方性法規,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薄熙來說,小平同志曾講:「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江澤民同志強調,只有發展民主法治才能體現和保障人民利益。錦濤總書記提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第一個特徵就是「民主法治」。他還強調,「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學習黨的領袖關於民主法治的論述,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對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對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極端重要性。

 薄熙來說,在民主法治的實踐中,要把握好幾個原則。一是堅持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實際上是對富人的民主」。對西方的競選,西方媒體評論說,「與其說是不同施政綱領的對決,不如說是錢袋的對決,誰籌集的競選資金多,誰就多一份勝算」。我們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決不能走這條路。邦國委員長在今年「兩會」上明確提出「五個不搞」:「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就是我們黨莊嚴的政治宣言!二是突出中國特色。世界上沒有抽像的、普遍適用的民主,只有具體的、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民主。如果脫離本國國情,盲目照搬他國模式,最後只能是政局動盪、社會衝突、人民受難。很多國家在這方面吃了大虧。三是要有序推進。地方加強民主法治建設,一定要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地方實際,一步一步地走穩走好。

 聯繫群眾就是發揚民主,這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也是我們與資產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

 薄熙來說,直轄以來,歷任市委、市政府都十分注重民主法治建設,為我們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德鄰、海清同志強調依法治市,制訂了一批新法規,確保了直轄之初經濟社會穩定有序;國強、敘定同志推進決策民主和基層民主,還規定了律師事務所每年免費為群眾辦案的件數,降低老百姓打官司的成本;鎮東、鴻舉同志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規,並建立行政首長問責、政務信息公開、決策聽證等制度模式;汪洋、鴻舉同志建立市委常委會定期向民主黨派通報工作制度,並推行社區居委會直選。近些年,我們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將民主法治繼續落實到密切聯繫群眾、辦好民生事業、維護公平正義等方面,作了進一步的探索。

 首先是聯繫群眾,瞭解群眾意願。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說:「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家寶總理說過,「需要從上到下建立一套完整的聯繫群眾的制度,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叫做真正發揚民主,讓人民當家作主。」聯繫群眾就是發揚民主,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也是我們與資產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堅持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發揚民主的重要指導思想,是基礎性的工作,是實行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基本任務。

 薄熙來說,這些年來,我市探索了不少聯繫群眾的辦法。2008年起,我們落實書記接訪、成員走訪和群眾意見定期反饋的「三項制度」,接待群眾470多萬人次,走訪5000多萬戶次,幫助解決350多萬件問題,群眾滿意度達到96%。這一制度使基層幹部與群眾聯繫更緊密,聽取民意更直接,解決問題更迅速,實現了群眾意見有人聽、困難有人幫、怨氣有處訴、事情有人管,使基層民主落到實處。開展「大下訪」、「三進三同」、「結窮親」等「三項活動」,讓群眾感覺黨員、幹部就在身邊,是實實在在為他們謀利益的。這些活動改善了黨的形象,增強了黨員幹部與群眾的親近感,群眾反映,「幹部下去了,民心回來了」。如果幹部高高在上,整天待在大城市,就會脫離群眾,民主也會漸漸消退。「人大代表在行動」,「800政協委員助推40區縣」,都為區縣發展、民生改善做了很多好事、實事。

 民生是民主的基礎和前提,改善民生就是發展民主

 薄熙來說,民生是民主的基礎和前提,改善民生就是發展民主,就是保障人民權益。反過來,發展民主可以促進民生的改善。小平同志講,「調動積極性是最大的民主」,而改善民生是調動群眾積極性的最好辦法。社會主義民主,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如果民生解決不好,出現兩極分化,「三個差距」拉大,老百姓整日為生計發愁,那還談何當家作主?談何公平正義?

 薄熙來說,這幾年,我們堅持走民生導向的發展路子,出台「民生10條」、「共富12條」,就是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民主法治。大規模建設公租房,保障群眾的居住權;推動「兩翼農戶萬元增收」,保障農民的發展權;發展微型企業,保障群眾的就業權;加強收入分配調節,保障分配公平;探索戶籍制度改革,保障農民工享受公平待遇。

 薄熙來說,「共富12條」提出了一系列調節收入分配的措施,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動態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等。既採取了民主的辦法,如發揮企業工會、職代會的作用,建立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營造和諧的勞動關係,又注重法治的辦法,用制度減輕普通勞動者的稅負,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保障社會分配的公平。這些舉措,讓老百姓在經濟上得到好處,在政治上享有尊嚴。

 薄熙來說,民主法治的「根」在基層,根深才能葉茂。一定要落實基層民主,真正讓群眾當家作主。2010年以來,全市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百姓自我管理基層事務,自主決定本村事項,對基層事務有了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在村(社區)「兩委」換屆中,實行公開推薦、直接選舉,群眾滿意度達96.7%。基層幹部天天同老百姓打交道,公推選出的人也自然能代表群眾的意願。

 「打黑除惡」始終堅持依靠群眾、依法辦案,既是民主建設,又是法治建設

 薄熙來說,安全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權利,讓老百姓過上平安生活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加強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和司法公正,才能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過去3年,我們打掉了500多個涉黑涉惡團伙和77個「保護傘」,破獲命案1900多起,有效淨化了社會環境,群眾安全感達到96%。「打黑除惡」始終堅持依靠群眾、依法辦案,既是民主建設,又是法治建設。一個社會、一座城市,不能讓黑惡勢力為非作歹,無法無天,必須堅決打擊,毫不留情。「打黑除惡」,我們走的是群眾路線,5萬多條違法犯罪線索中,80%是實名舉報。這充分說明群眾是有勇氣、有正義感的,面對黑惡勢力無所畏懼!我們還堅持依法辦案,在打擊面上不縮小、也不擴大,在定性上不降低、也不拔高,不枉、不縱、不漏,確保審判的公正。

 薄熙來說,「交巡警合一」改革已見成效。政府下決心建成了500個交巡警平台,提高了人民群眾的「見警率」和警察與犯罪分子的「碰撞率」,實現了「打擊犯罪更徹底、服務群眾更直接」。這被《求是》雜誌稱為打擊犯罪的第一陣地和親民愛民的第一窗口,並被評為「2011年中國十大民生決策」之一。我市還探索建立校園安保體系,解除了學生家長的後顧之憂。香港發佈的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重慶位列最安全城市榜首。

 用基層民主的辦法選「官」,讓廣大幹部群眾來發言、表態,投出自己的神聖一票

 薄熙來說,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必須加強民主監督,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這幾年,我們在幹部工作中充分發揚民主,堅持讓群眾參與到幹部選拔、使用、監督之中,見到了效果。建立「三公三意三匹配」選人用人機制,即公開、公平、公正相統一,組織意圖、群眾意見、幹部個人意願相結合,幹部的品行、才能資歷和任職崗位相匹配。近3年,全市公選幹部達到1016名,競爭上崗選拔幹部13474人,體現了民主、公開、擇優的原則,提高了幹部工作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建立實績核算、民主測評、民意調查「三維考核」機制,特別是引入群眾監督,在幹部考評中增加民意權重,由群眾為領導幹部「畫像」,實現了由「官評官」向「民評官」轉變。

 薄熙來說,選「官」的辦法是否科學,是否符合民主法治,決定著我們黨的未來。如果官官相護,選拔幹部靠領導拍腦袋,看著誰順眼就提拔誰,久而久之,幹部隊伍就會弱化、退化,出大問題。為什麼有人請客送禮、跑官要官呢?就是因為一些幹部認為,某某人說話管用,只要把他「擺平」了,就能陞官。如果這種思想和行為蔓延,黨風和社會風氣就會被敗壞。其實,領導瞭解得再多,也是有限的。用基層民主的辦法選「官」,讓廣大幹部群眾來發言、表態,在沒有私利、私情的情況下,投出自己神聖的一票,選得合情合理,就會擇優而用,令人信服。

 「15條」來源於重慶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創新實踐

 薄熙來說,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的核心是「為民」。事實證明,只有加強民主法治,才能調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只有集思廣益,才能科學決策。這次全委會推出的「民主法治15條」,前後歷時一年多,開展了大量調研,徵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見,經過了十幾次修改。最後形成的《決定》,上符中央精神,下合重慶實際,順應百姓期待,是民主和集體智慧的結晶。

 薄熙來說,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十六大」、「十七大」也反覆強調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在紀念建黨90週年大會上,錦濤總書記又對民主與法治作了科學、完整的論述,強調「要堅持國家一切權利屬於人民,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不斷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我們這次全委會就是要以此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要求,努力探索地方推進民主法治建設的途徑。

 薄熙來說,「15條」結合重慶實際,來源於重慶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創新實踐。比如,人大的「代表行動」,政協的「委員助推」,組織部的「三項活動」,紀委的「三項治理」,宣傳部的「唱讀講傳」、政法委的「打黑除惡」「交巡警合一」「陽光政法」,統戰部的「同心工程」等都很有創意,也抓住了我市民主法治的難點和重點。這些工作的實踐是我們共同走過的一段路程,是探索的路程,積累經驗的路程,也是聯繫群眾、取信於民的過程。這些實踐探索,飽含了人民群眾的智慧,凝聚著各級幹部的心血,也贏得了百姓的支持和中央的認可,行之有效,來之不易。要很好地總結提煉,長期堅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這正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群眾滿意、高興的事,我們不僅要搞好,還要發展完善,讓老百姓更滿意

 薄熙來說,「民主法治15條」順應百姓期待,主要內容都與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比如,交巡警體制改革,老百姓說:「交巡警是平安和暢通的守護神」,「有了交巡警平台,感覺安全、放心,半夜三更出門也不怕了。」很多群眾還自發給警察送湯圓、礦泉水、鮮花,表示內心的擁護。大下訪開展以來,各級黨委、政府收到感謝信幾千封,錦旗幾百面。不少市民感歎,「黨的幹部下去了,民意上來了,問題解決了。」老百姓稱讚「打黑除惡」:「給老百姓以平安的信心」,「剷除黑惡勢力得民心、順民意,走在道兒上都踏實」。對「三進三同」、「結窮親」,不少市民給市委寫信,表揚咱們下去的幹部。「三項制度」也拉近了基層組織與群眾的距離,融洽了黨群關係。群眾滿意、高興的事,我們不僅要搞好,還要發展完善,讓老百姓更滿意。

 民意表達是民主的起點,要讓百姓有講話的地方,讓黨和政府有瞭解群眾意願的渠道

 薄熙來說,「15條」有很強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操作性,不是搞官樣文章和理論讀本,內容實打實,用老百姓的話講,條條都是「乾貨」。

 薄熙來說,民意表達是民主的起點。要把四大機關聯繫群眾的辦法制度化,讓老百姓有講話的地方,讓黨和政府有瞭解群眾意願的渠道。我們這些做法,就是要暢通民意表達的渠道,讓黨和政府能隨時瞭解百姓在想什麼,關心什麼,有什麼困難和問題。要用制度保障百姓的意見有地方訴說,黨和政府能及時聽到百姓的心裡話,使群眾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的維護。這樣,人民民主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15條」將「大下訪」、「三項制度」、「三進三同」、「結窮親」、「人大代表在行動」、「政協委員助推」等進行了制度化,就是要長期堅持。推動經濟發展不容易,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經驗同樣珍貴。把這些經驗制度化,長期堅持下去,用制度來管束、推動幹部,就會使聯繫群眾逐步成為幹部的自覺。

 當領導的再聰明,也會有失誤的地方;而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會有合理的意見

 薄熙來說,基層群眾自治是直接的民主,要進一步發展和擴大基層民主,讓百姓真正感覺自己是在當家作主。重慶有8580個建制村、2351個城市社區,「15條」把村務、廠務、校務公開的形式與內容具體化、制度化了,讓百姓成為基層事務的參與者與監督者,這就可以增強百姓的主人翁意識,有利於基層工作的順利推進。

 薄熙來說,老百姓當家作主,一要改善生活,二要有發言權。現在有些幹部群眾認為,在縣裡就要聽縣委書記、縣長的;在市裡就要聽市委書記、市長的。講到「服從上級」,概念很明確,但如何發揚民主,尤其是領導幹部如何自覺、主動地發揚民主,這方面的意識就不強了。我們今天開這個大會,就是要大家研究,找出一條有效的發揚民主的路子。

 薄熙來說,如何讓廣大幹部群眾充分發揮作用,這不容易,但一定要做。俗話講,「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當領導的再聰明,也會有失誤的地方;而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會有合理的意見。一個地方要興旺發達,就要善於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思想、辦法集中起來,這就必須發揚民主。

 群眾是明眼人,幹部德才好不好,實績怎麼樣,群眾清楚,也最有發言權

 薄熙來說,要加強對幹部工作的民主和監督,確保選人用人風清氣正。選好人、用好人關乎人心向背。選好、用好、監督好幹部,關鍵是發揚黨內民主,實施群眾監督。群眾是明眼人,幹部德才好不好,實績怎麼樣,群眾清楚,也最有發言權。僅靠領導「點將」是不行的,一定要發揮民主的力量。「15條」中把建立健全民意測評的機制,全面實行村(社區)「兩委」公推直選等制度確定下來,把標準交給群眾,把選人用人的程序和方法亮給群眾,這樣才能選出好幹部,百姓才能信服。

 薄熙來說,要強化決策民主,確保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15條」對市和區縣黨委、政府重大決策的程序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公開透明,多方聽取意見,使黨委政府的決策能準確地反映民意、體現民情、符合民願。同時,對召開聽證會、風險評估、網絡信箱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這有利於黨和政府把握好社情民意、科學決策。

 要使困難群眾打得起官司,有理就能打得贏官司

 薄熙來說,司法是維護群眾權益的重要防線,辦案一定要依法公正。「15條」中對公檢法依法辦案,公正司法,建立人民陪審員和人民監督員制度都提出了要求,強調在辦案中,性質上不壓低、不拔高,範圍上不擴大、不縮小,要不枉不縱,依法辦案。這也是我市「打黑除惡」的成功做法,彰顯了社會主義司法的人民性和公正性。

 薄熙來說,舊社會暗無天日,老百姓遇到官司,「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現在是新社會,不僅要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還要堅持司法公正。群眾有了冤情,要有地方說理,黨和政府、司法機關要為他們主持公道,老百姓才會心情舒暢。「15條」還對實行「陽光政法」,建立覆蓋所有鄉村的便民訴訟網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也做出了具體規定。要對農民工、殘疾人、下崗人員、孤寡老人等困難群眾應援盡援、應助盡助,使困難群眾打得起官司,有理就能打得贏官司,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政法隊伍就是要「鎮得住壞人、幫得了百姓、管得住自己」

 薄熙來說,要建設一支對壞人狠、對人民親、對自己嚴的政法隊伍。「15條」中專門有一條是政法隊伍的建設。近幾年,我市加強政法隊伍建設,開展大練兵,建設雷鋒式警隊,出現了很多警民一家親的感人事例。80後交巡警王靜徒手勇接跳橋少女,被譽為「最帥警察」,全國普法辦和中央電視台評為「2011年最美中國人」。交巡警張陽幫助賣涼面酸辣粉的大媽挑擔上坡,被譽為「最美背影」。

 薄熙來說,社會主義的政法隊伍,一要對壞人「狠」,共產黨不是和事佬,就是要主持社會的公平正義,對黑惡勢力絕不容情,要堅決剷除。二要對人民「親」,這是我們社會主義性質所決定的,必須親民愛民,就是要學雷鋒、做好事。三要對自己「嚴」,一定要把我市的政法隊伍建設成有理想信念、親民愛民、勤政廉潔的堅強隊伍。

 薄熙來說,政法隊伍建設非常重要。前幾年,我們清除了一批害群之馬,老百姓拍手稱快。如果那些害群之馬仍在為非作歹,你去講堅持法治,百姓怎麼會相信?我們的隊伍,就是要「鎮得住壞人、幫得了百姓、管得住自己」。2010年,重慶在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考評中排第一,還被評為中國10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這是全市幹部群眾共同奮鬥的結果,是好事,但絕不能自滿!

 薄熙來說,加強民主法治是我們黨長期執政的重要保障,是一個地方實現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條件。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錦濤總書記的「314總體部署」,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推進重慶又好又快地持續發展。

 市委常委何事忠、馬正其、徐敬業、范照兵、劉光磊、陳存根、翁傑明、吳政隆、梁冬春、徐鳴,部分老領導,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黨組成員,市紀委常委、市委巡視組組長、市高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重慶大學校長以及各區縣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黨員副秘書長,市級各部門黨員主要負責人,部分大型企業和高等院校黨委、黨組書記等,出席和列席了會議。

      責任編輯:馨瑶
汪洋薄熙來座談:渝粵合作愉悅      [2011-12-12]
李嵐清渝辦藝術展 薄熙來參觀      [2011-11-10]
薄熙來:唱紅不是「走回頭路」      [2011-10-28]
薄熙來: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未來抓民生      [2011-10-23]
薄熙來手書回信鄧小平之弟      [2011-10-05]
薄熙來:網民意見大要反躬自問      [2011-09-22]
薄熙來:解決共同富裕不能拖      [2011-09-18]
薄熙來:要把社會主義道路走通      [2011-09-15]
薄熙來:換屆絕不允許買官賣官      [2011-09-01]
薄熙來:和諧社會最重要是民心      [201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