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援引阿聯酋《國民報》12月30日文章,中國正加快對阿富汗投資,方向正朝著未來它在阿扮演的角色聚攏。外界普遍認為,因擔心在新疆引發分裂主義情緒等原因,中國不願在阿捲入政治或軍事行動。
但考慮到美軍將開始撤離,這種說法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中國在阿的軍事和政治行動符合其長期戰略目標。
據報道,中國有意在與阿接壤的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地區建立軍事基地。北京相信,在巴有基地的東突分子一直伺機對新疆發動恐怖襲擊。
中國在該部落區域的軍事存在將集中打擊極端勢力。對中國在該地區的貿易和能源通道計劃而言,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的新疆至關重要。
在與阿毗鄰的巴西南省份俾路支省,中國是瓜達爾港的最大外國投資者,有報道稱北京計劃在此建海軍基地。這兩個可能的軍事基地將有助於中國成為地區性警察。
迄今為止,中國在阿富汗的經濟存在仍享受著美軍安全庇護。一旦美軍撤離,中國將只有兩個選項:離開阿富汗或另闢蹊徑保護其巨額投資免遭暴亂武裝組織的侵擾。
在艾娜克銅礦交易中,中國的開採將持續30年。去年中阿簽署70億美元合同,計劃建設一條連接阿富汗、巴基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鐵路。
美軍撤離後這些項目將面臨什麼命運?何種情況下中國才可能對阿進行更大規模投資?很難相信急需資源的中國將丟下這些項目走人。
為保護投資項目,中國不太可能只依賴目前仍不太可靠的阿政府武裝。
極有可能,中國將取代美國擔負起打擊塔利班的責任。作為中國的戰略盟友,巴基斯坦將繼續發揮打擊伊斯蘭激進組織的作用,上合組織將扮演北約當前的角色。
阿中接壤的瓦罕走廊、中哈鐵路線及中巴海上通道,將為中國提供向阿運送軍事補給的可靠線路。
北約11月底空襲巴邊境哨所造成巴方士兵喪生。作為報復措施,伊斯蘭堡威脅暫停說服塔利班參加談判的努力。
該事件凸顯一種正在形成的地緣政治現實:中巴間的戰略共識令美國在阿戰後的前景岌岌可危。
伊斯蘭堡已做好準備與北京展開戰略合作,而樂意利用美巴反覆無常關係的中國則擁有經濟和軍事資源。(作者斯耶德·海德爾,王會聰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