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新戰略擬棄同時打贏兩場戰爭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1-0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廣網報道,最近的十年,美國戰機頻繁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從阿富汗到伊拉克,從日本到利比亞。毫無疑問,戰機飛翔的動力則是巨額的軍費支持。美國的軍費開支一直令人咋舌,但這種情況有可能在今年會有所改變。

美國國防部部長帕內塔和參謀聯席會議主席登普西今天將公佈一份國防部總體作戰戰略。關於這份戰略的討論據說已經持續了8個月,除軍方人士,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深度參與全過程。

美國有關人士已經透露出某些信息試探民意,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削減軍費開支,軍方還建議政府改變戰爭策略,放棄同時參與並打贏兩場戰爭的國策,這在美國國內引起巨大爭議。那麼,即將公佈的這份戰略文件還包含哪些重要信息?美國是否會因為經費問題而為自己的全球控制力縮編呢?

這份戰略計劃最早倡議者是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他在去年提出,為完成在2023年前累計削減軍費4000億美元的目標,美國必須上下同心拿出方案。而提出削減軍費目標的總統奧巴馬與現任國防部長帕內塔從去年九月份開始為此話題會晤多達8次,這份即將公佈的戰略計劃重心就是如何削減經費,又保證美國的戰略利益。美國政府一名官員此前透露,國防部建議減少在歐洲的美軍部署,只保留兩個打擊編隊,每個編隊將包括大約3000至4000名士兵。一名匿名美方官員還評論說,因為已經醞釀多年,此舉具有極高的現實可能性。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主任樊高月介紹,美國現在在歐洲總共部署有8萬多人,如果削減歐洲部署,遠東就是美國的部署新重點。

樊高月:在2011年3月以前吧,歐洲地區它如果說把陸海空三軍都算算,有85700人,大約在英國有9400人,在比利時1300人,在德國是54500人,在意大利有9600人,主要是因為戰略重心轉移了,所以它把更多兵力用在亞太地區,它在歐洲地區減了很多,亞太地區不但沒減反而在增加,比如說在關島增建空軍基地和艦艇基地,新建陸戰隊的營房等等,這樣把關島作為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進一步的去加以擴建。

除了為戰略東移做鋪墊,美國最近的軍費承諾是到2017年要削減2610億美元。如何實現目標?美國官員透露,在戰略討論中美國軍方甚至建議政府放棄同時參與並打贏兩場戰爭的國策。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只需參加並贏得一場主要戰爭,同時維持破壞第二個敵國的任何侵略性計劃的能力。這份被美軍遵循了25年的傳統軍事戰略真的會在軍費的重壓下改寫嗎?國防大學張召忠教授認為,美國在利比亞戰事中已經嘗到了某些甜頭。

張召忠:從利比亞戰爭這個過程當中看的話,美國主要是從一線轉到二線,這種方式美國感覺也很舒服,處於二線的話它不擔什麼風險,勝利了以後美國就可以摘勝利的這樣的桃子,失敗了之後就可以把責任推給法國或者其他國家,所以未來在伊朗戰爭、敘利亞戰爭這樣的問題上,如果要爆發的話,美國我估計還會採取類似的行動。美國全世界它不再想扮演那種消防隊員那樣一種角色,但是它想在各個地方安插自己的片警讓他們衝鋒在前,然後美國在後邊給他們提供援助,所以這樣美國可以降低風險。

另外,張召忠認為國防部的大動作也是為奧巴馬的選舉營造有利氣氛。

張召忠:那麼今年大選的話,他主要是做給大家看的,奧巴馬政府做給大家看的,主要是,一個是要降低失業率,現在失業率還是在9%以上,降低到7%看他能不能做到。再一個從過去的以反恐為主要的戰略,然後調整到以改善國計民生這方面為主的一個戰略,盡量少插手海外事務,在這方面削減國防預算就是應對這樣一個戰略討好選民一個最主要的策略。總的來講,我們看到美國是採取一個逐漸收縮的戰略,而不是一個四面出擊,對外侵略擴張的這樣的一個戰略。

當然,美國國內一些媒體已對國防部的計劃顯示出不滿。美國福克斯新聞網還將此與美國和伊朗目前的緊張關係牽扯在一起,稱美軍的建議向伊朗釋放錯誤信號。

美國的戰略調整並無最後期限,任何承諾都可能在最後一秒被修改,五角大樓提出的戰略計劃最終將如何實施,時間將檢驗一切。

      責任編輯:Squarefruit
美軍:華若阻美進南海或遭打擊      [2012-01-05]
視頻曝光駐伊美軍士兵炸狗取樂      [2012-01-02]
伊拉克民眾慶祝美軍全撤離       [2012-01-01]
外媒:金裡奇與奧巴馬或組成「反羅姆尼」同盟      [2012-01-05]
美媒:洪博培未因駐華經歷獲益 初選遭慘敗      [2012-01-05]
伊拉克首都多起爆炸致24人死      [2012-01-05]
美軍:華若阻美進南海或遭打擊      [2012-01-05]
李明博新年將「特赦」千餘罪犯      [2012-01-05]
韓美將簽反挑釁計劃 針對朝鮮      [2012-01-05]
歐美「卡」伊朗咽喉 有弊無利      [201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