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從慕尼黑安全會看全球安全熱點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2-0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2月6日報道,2月4日,在德國慕尼黑,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出席第48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當日在第48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說,無論在經濟還是安全上,亞洲對全世界都是一個加號而不是減號。東西方的發展不是「零和關係」,亞洲崛起是國際力量更均衡發展的標誌。

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5日閉幕。此次會議是在美國外交和安全戰略出現調整、歐洲和美國經濟復甦乏力、中東局勢持續動盪的全球大背景下召開的。因此,與會各界人士在繼續討論歐洲安全形勢、與俄羅斯關係等傳統議題的同時,還把目光擴展到全球。

觀察人士指出,此次慕尼黑安全會議反映出,隨著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變化,全球安全格局正醞釀新的變化和調整。但與此同時,在伊朗核問題、歐洲導彈防禦系統建設、敘利亞局勢等一系列國際安全熱點問題上,相關各方的分歧與矛盾依然難以彌合,這無疑將給未來全球安全增加風險。

歐洲安全有變化

在本次會議上,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和國防部長帕內塔是最受媒體關注的一對搭檔。他們共同現身慕尼黑的主要政治意圖就在於安撫歐洲,以消除美國因宣佈戰略重心轉向亞太而在歐洲引發的猜測和疑慮。

他們重申了美國對跨大西洋安全關係的承諾,表示將繼續發揮北約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明確指出,在新形勢下,需要重新審視美國和歐洲現有的跨大西洋安全關係,並要求歐洲國家在軍事和外交上做出調整,以適應美國全球戰略轉變的需要。在軍事上,避免軍費削減,通過北約這一平台整合防務資源,從而在歐洲防務上承擔更多責任,減少對美國的過度依賴;在外交上,包括重大問題和戰略調整上,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

正如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主席伊申格爾所言,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任務未來將在全球範圍內,而不再僅僅局限於歐洲-大西洋地區。

會議期間,希拉裡·克林頓和帕內塔的主張得到部分與會者的響應。波蘭總統科莫羅夫斯基說,目前,歐洲應認真考慮承擔起歐洲防務。德國國防部長德邁齊埃說,對於美國戰略重心轉向亞太,歐洲不應該害怕,歐洲應為自身及周邊地區安全承擔責任。但也有不少與會者認為,受制於當前經濟危機和多種現實障礙,歐洲國家在防務建設上難有突破性進展,跨大西洋安全關係調整將面臨障礙。

亞洲話題引關注

日前,美國公佈新軍事戰略將亞太地區作為戰略重心,引發國際各界廣泛關注。本次會議也專門討論了亞洲安全問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作為中方代表參與了這一題為「美國、歐洲和崛起的亞洲」的討論會。

張志軍在發言中表示,無論在經濟還是安全上,亞洲對全世界都是一個加號而不是減號。東西方的發展不是「零和關係」,亞洲崛起是國際力量更均衡發展的標誌。他說,中國寓自身發展於亞洲整體發展之中,不謀求勢力範圍,無意也無力建立一個排他性的地區秩序。

美國參議員麥凱恩則強調,美國戰略重點轉向亞太不應針對某一國家。他說,美國希望與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發展良好關係,中國和平發展符合美國的利益。但他表示,美國希望在貿易方面發揮領導作用,並維持在亞太的有效軍事存在。

此間觀察人士認為,慕尼黑安全會議今年正式討論亞洲安全,這一舉動本身就說明,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在全球安全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今後,關於亞洲安全的討論將更加深入和觸及實質。

此外,借助這次討論會,歐洲外交界也在考慮調整對亞洲政策。伊申格爾認為,在美國戰略重心轉移的背景下,歐洲需要積極的亞洲政策。歐洲必須以政治夥伴、安全夥伴的形象出現在亞洲,而不僅是高技術和汽車的輸出地。

熱點話題顯爭議

除預設議題外,伊朗核問題、歐洲導彈防禦系統、敘利亞局勢等當前國際熱點問題也成為與會者討論的焦點。在這些熱點和棘手問題上,各方觀點和立場針鋒相對,凸顯全球安全問題的複雜性。

雖然本次會議沒有伊朗代表參加,但伊朗核問題卻是誰也迴避不了的重大國際安全問題。土耳其外長達武特奧盧強調,不應通過武力,而應通過談判來解決伊朗核問題,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將會在中東地區引發災難。卡塔爾代表也表示,軍事打擊難以解決伊朗核問題,國際社會應該與伊朗展開嚴肅對話,走出目前的僵局。但美國參議員利伯曼表示,美國主張採取包括軍事打擊在內的各種手段,以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如果經濟制裁和外交談判無法取得效果,軍事打擊將是接下來的選項。

此次會議之前,外界曾希望,美歐和俄羅斯高官能藉機推動陷入僵局的反導談判,但這一願望顯然落空。雙方分歧不僅依然難以彌合,而且火藥味更濃。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硬表示,不管北約和俄羅斯有關反導合作的談判能否取得進展,北約都將繼續自身反導系統的部署。他說,到今年5月北約芝加哥峰會時,北約反導系統首批設備將投入運行。

由於聯合國安理會4日就有關敘利亞的決議草案投票表決,此次會議也成為各國外交官表達立場和進行斡旋與磋商的舞台。希拉裡·克林頓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還舉行了雙邊會談,但雙方最終未能彌合分歧。此後,部分與會代表開始重點討論接下來的策略。埃及外長阿姆魯和美國參議員利伯曼均提議,在安理會未能通過涉敘決議後,應尋求發揮阿拉伯國家聯盟的作用,通過地區手段來解決敘利亞問題。

      責任編輯:Rosemary
俄外長在慕尼黑安全會議講話 反對遏制中國      [2012-02-04]
從慕尼黑安全會看全球安全熱點      [2012-02-06]
薩科齊被曝奢侈 配121輛專車      [2012-02-06]
菲律賓中部發生6.9級地震      [2012-02-06]
福島電站原子爐水溫出現異常      [2012-02-06]
敘利亞正構成大國博弈焦點      [2012-02-06]
法國稱歐洲將加強對敘利亞制裁      [2012-02-06]
韓媒稱朝鮮正加緊開發無人戰機      [2012-02-06]
塔利班強烈否認曾向奧巴馬求和      [2012-02-06]
伊朗革命衛隊稱將堅決回應威脅      [201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