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從河南省鄭州市新機場前往市內,一路上車窗外到處可見大型施工工地。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在去年12月中旬,這裡還只是掘土機和起重機轟鳴不斷的施工現場。如今,作為5000年中國歷史中心的河南地區,正隨著中國的繁榮發展大步邁向世界舞台。
龍年,中國沿海和內陸地區處處跳動著成長的脈搏,中國將實現又一次的騰飛式發展。集中在沿海地區的財富和資本逐漸轉向內陸地區,帶動了工廠的興建和消費市場的活躍。隨之而來的是內需的擴大,這正符合了減少出口、提高消費、降低對西方經濟依存度的政策方向。同時為了促進地區平衡發展及緩解貧富差距,對內地實施開發正是當務之急。
在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經濟開發的歷史大背景下,中國正在把更多的國土變為沿海發達城市。政府的目標是在未來20年間保持8%的年增長率,到2020年實現小康社會。儘管在鄧小平去世後,「中國危機論」時常甚囂塵上,但是中國保持8%以上的高增長率已經長達30年。
經濟的成長雖然帶來了貧富差距、物價不穩定等現象,但中國的國際地位也得到了驚人的提高。中國國家主席、總理以及人民銀行(央行)行長的行蹤都會受到全世界人們的高度關注。中國以環黃海經濟圈為基礎,主導東北亞;更在整個亞洲境內建立起自由貿易區,確定了『亞洲經濟霸主』的地位。
人民幣不僅在亞洲,更在世界經濟舞台上顯示了強大的實力。
在政治和對外政策上,今年中國也將經歷巨變。預計習近平將在中共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總書記,延續胡錦濤的『成績斐然的10年』。在外交上,中國已經與金正恩領導的北韓確認了同盟關係,對外將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當然,與美國等國之間的矛盾不會減少,這將是中國面臨的挑戰。
在這個關鍵時期,韓國迎來了『韓中建交20週年』。一位中國專家指出,「建交20年以來,中國對我們來說一直是機遇與危險並存,以後也將如此。但是和現在比起來,危險的一面在將來會更為突出。」這位專家曾是企業家,進入中國市場超過20年。他的話提醒我們,要冷靜地回顧與中國過去的20年,謹慎地規劃與中國未來的20年。企業要關注如何開發中國的內需市場,而不是把中國當作生產工廠;政治界也要擺脫對中國的一無所知的狀態。
中國是機遇還是危險,取決於韓國對中國的興盛是否有所準備。如果我們毫無準備,那麼中國崛起對我們將是災難;如果我們有所準備,那麼中國將仍舊是機遇之鄉。從韓中兩國關係在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取得的驚人成就來看,中國對韓國而言不再是選擇,而是與生存息息相關。在霸權經濟的中國時代,大韓民國也應如翔龍,迎來沖天一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