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人民日報》2月8日刊載作者鍾聲題為「持久和平的切實保障」文章,內容如下:
敘利亞局勢在進一步惡化,危機久拖不決的代價是每天不斷增加的傷亡和仇恨。國際社會需要迅速有力介入,努力形成強大的合力來阻止暴力升級。
不幸的是,外部大國立場出現嚴重對立。俄羅斯外長抵達大馬士革斡旋,中國也在考慮派員訪問地區有關國家,繼續為推動敘問題的政治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然而,西方國家明確無誤地表達推翻敘利亞現政權的決心,並實施了一系列具體行動。一些西方媒體公開指出,敘利亞內部流血衝突是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的「代言人戰爭」。
如果敘利亞出現更大規模的人道主義災難,這首先是敘利亞人民的不幸,同時也將對國際關係體系造成嚴重衝擊。從某種意義上講,每一場戰爭都是國際社會的悲哀,都暴露出國際格局脆弱的一面。
以和平方式解決敘利亞危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一旦滑入戰爭深淵,衝突的哪一方將成為勝者?這是有相當大預測風險但又不能不面對的問題。一年前的利比亞戰爭讓人們有足夠的理由對敘利亞局勢發展表示擔憂。
外交需要足夠的現實感,需要各種必不可少的資源和手段。與此同時,外交也是理念與意志的表達。在敘利亞問題上,中國外交擁有道義制高點和足夠的自信。
中國建設性推動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是在忠實履行一個大國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對敘利亞人民根本利益負責。中國沒有什麼私利,也沒有什麼可患得患失的。將本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作為外交出發點,這是中國外交魅力所在,也是世界持久和平的切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