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東方網援引韓國軍事網站《新羅空軍論壇》日前發表文章對中國自行研製的武直-10武裝直升機的性能與未來可能發揮的作用進行了分析。文章認為,武直-10的出現與將來的服役,將使中國陸軍一方面獲得自身的「戰力力量倍增器」,使自身的作戰模式由平面轉向立體。同時,也有益於自身建立類似美軍第101空中突擊師那種高機動打擊部隊。但僅就武直-10本身體現出的諸多技術特點,中國在發展該型裝備時所採用的設計思想存在一定問題,在未來,或對其戰力發揮造成阻礙。
武直-10缺乏完整的發展體系與技術儲備
眾所周知,如果暫時忽略慘遭「腰斬」的「科曼奇」,世界武裝直升機共發展了兩代。第一代的代表機型就是前蘇聯的米-24「雌鹿」與美國的AH-1「休伊眼鏡蛇」。第二代的代表機型較多,除了前蘇聯/俄羅斯的米-28「浩劫」、卡-50「噱頭」、卡-52「短吻鱷」,與美國的AH-64「阿帕奇」之外,還有歐洲聯合研製的「虎」、意大利的A129「貓鼬」與南非的「石茶隼」。而在這些研發出高性能武裝直升機的國家中,形成體系並經歷完整發展過程的,無疑只有美俄兩家。這兩國不僅研發了大量高性能武裝直升機,並且總結出發展高性能武裝直升機的最佳發展過程,那就是先研發一種高性能的中型通用運輸直升機,經過長時間使用證明其性能足夠可靠後,在其基礎上研發武裝直升機。在獲取武裝直升機完整技術之後,再專門研發專用型武裝直升機。俄羅斯由米-8到米-24再到米-28,美國由UH-1到AH-1再到AH-64,莫不如此。
但問題在於,並非所有國家都像美俄那樣有能力研發多型高性能直升機,並在其基礎上進行高效的技術升級。因此,很多之前沒有研發武裝直升機經驗的國家,選擇了一上來就研發專用武裝直升機的方式。除美俄之外的其他國家都是這樣。這種做法的優點在於,可縮短武裝直升機的發展過程,降低成本。但卻需要在性能上做出取捨。或許是處於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的極大緩和使各國對武器裝備更新的需求沒有以前那樣迫切,但歐洲的「虎」式武裝直升機較之美國的「阿帕奇」漫長得多的研發與適應過程,無疑顯示了美歐之間在武裝直升機之間的技術差距。
相比美俄,中國面臨同樣甚至更嚴重的問題。在研發武直-10之前,中國儘管仿製了多型武裝直升機,但自身的技術水平卻並未獲得相應提升。自身裝備的各型直升機均無改裝成專用型武裝直升機的潛質。因此,中國只能選擇在自身技術儲備不及歐洲的情況下,選擇技術風險更大的,直接研發武裝直升機的方式。而這種做法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武直-10的研發過程過長,關鍵就是長期難以過關。最重要的是,在研發初期,定下的尚屬先進的技術指標,在該型裝備完成漫長研製投入現役時,很可能已經過時了。這種窘境對任何一種裝備而言,無疑都是致命的。
武直-10的技術參照選擇不符合中國需求
面對自身需求與實際研發能力的巨大反差,中國在研發專用型武裝直升機的過程中,很自然的選擇了其在研發其他裝備時慣用的做法,那就是尋找基礎參照,縮短自身的研發過程與技術風險。這種做法不僅在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均十分普遍,中國也不乏成功的案例。最明顯的,就是美國M1系列主戰坦克對德國「豹」-2主戰坦克「赤裸裸」的「抄襲」。但關鍵在於,選擇的參照必須符合本國的國情。很明顯,中國的武直-10的基礎參照是歐洲的中型直升機,更直接的講就是歐洲聯合研製的「虎」式與意大利的「貓鼬」武裝直升機。這種選擇合適麼?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暫時拋開武裝直升機未來在海空軍中可能的應用,該型裝備的主要作戰任務,就是伴隨陸軍作戰部隊進行協調進攻推進,發揮類似二戰時期「斯圖卡」與「伊爾」-2俯衝轟炸機的任務,進行近距支援或攻擊。因此,該型裝備與陸軍的規模與整體作戰思想必須是匹配的。相比美俄,歐洲國家自二戰之後,就已經不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大陸軍」。時至今日,即使歐洲國家頻頻參與世界各地的維和行動,但從歐洲主導的,對利比亞進行的中後期打擊行動中看,歐洲的整體作戰能力萎縮是很嚴重的。在西方國家向利比亞發射的100余枚巡航導彈中,只有2枚與歐洲有關。但即使這2枚導彈,還是英國核潛艇發射的美制「戰斧」巡航導彈。與之類似,儘管經歷了長期努力,以法德兩國為主導的歐洲國家,依然難以組建人數僅為2萬人左右的「歐洲快速反應軍團」。因此,有鑒於歐洲軍力,尤其是陸軍的這種弱勢,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美俄會偏重於重型武裝直升機,而歐洲則更偏愛中型,甚至輕型武裝直升機。
但中國與歐洲的實際情況類似麼?顯然不是。早期,中國依仗居於世界首位的人口,組建了規模極為龐大的軍事力量。儘管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經歷了多次大規模裁軍,但僅就規模而言,中國的武裝力量在世界上依然是最為龐大的。在中國軍隊逐漸由「人海戰術」轉向「精兵衛國」中,上世紀90年代初,前蘇聯的解體為中國獲得更多的軍事技術創造了客觀條件。因此,中國在保持世界首位的軍隊規模的同時,正穩步提升自身的技術含量。因此,未來,中國陸軍的特點,就是規模龐大,技術先進。因此,適應於小規模陸軍的歐式中型武裝直升機無疑難以滿足中國需要。最明顯的例子,美俄武裝直升機如果單純掛載反坦克導彈,載彈量均可達到16枚,甚至更多。(卡-50/卡-52武裝直升機,掛載「旋風」-M反坦克導彈的極限掛載能力為24枚)。但歐式武裝直升機的反坦克導彈載彈量,只能達到8枚。這顯然與中國對武裝直升機具備強大對地攻擊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馳。
武直-10因發展起點過高而忽視傳統技術
從武直-10首次在網上曝光至今,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無論其性能究竟如何,其較長的研發過程已經預示其很難成為一種優秀裝備。而造成這一結果的,除了中國自身的技術儲備不足,選擇並不完全合適的技術參照,因發展起點過高而忽視傳統技術也是造成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中國的軍隊現代化而言,來自俄羅斯的幫助主要集中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至本世紀初。俄式裝備技術,實際的作用是使中國初步瞭解全新裝備的諸多技術特點,為日後的自行研發積累經驗,創造條件。而在重返吸收俄式技術,且俄羅斯短時間內難以繼續拿出足以吸引中國的新技術時,中國將目光轉向了歐洲。武直-10即可看作是這種「轉向」的標誌之一。但中國的這種「由東向西」的技術轉變,卻使自身忽視了對俄式技術,或者說忽視了對相對傳統技術的重視。較多的重視全新技術,從而使自身走了不少彎路。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武直-10配備的武器系統。
作為首個將武裝直升機用於實戰的國家,美國在為該型直升機裝備何種武器方面的研究十分廣泛。僅就武裝直升機掛載的反坦克導彈而言,裝備海軍陸戰隊的「眼鏡蛇」系列武裝直升機主要裝備的是線導的「陶」式反坦導彈。而裝備陸軍的「阿帕奇」系列武裝直升機,則裝備了激光制導的「海爾法」系列反坦克導彈。儘管線導導彈存在發射導彈後,武裝直升機行動受限的限制,但其在抗干擾能力方面的表現,無疑要強於激光制導導彈。因此,時至今日,關於這兩類反坦克導彈究竟誰更適合裝備武裝直升機,尚無定論。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放棄了自身本來實力雄厚的線導反坦克導彈,盲目的選擇從頭研發類似「海爾法」的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技術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作為一個陸軍大國,高性能的重型武裝直升機是中國必須的裝備。武直-10武裝直升機顯然不符合這方面的要求。比較理智而穩妥的做法是,中國暫停有關武直-10的研發工作,轉而從俄羅斯引進米-28武裝直升機的相關技術,結合之前研發武直-10所獲得的西方與自身技術,自行生產、改進米-28武裝直升機,從而滿足中國陸軍現階段與未來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