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3月5日文章,原題:中國正在開放? 每年召開的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常被認為只是為批准通過共產黨的提議。但當本屆代表即將對產生爭議的法律進行表決時,他們會發現另外一種不太容易預期的力量已對立法進程產生影響:民意。
在影響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方面,「民意已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東表示,「人大已將民眾表達的觀點考慮進去。」該法確定了基本人權,如警察、檢察官和法院應如何對待嫌疑犯和被告等。去年8月全國人大曾向社會公佈《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並徵求意見。
在為期30天的徵求意見期間,許多中國律師和其他人士紛紛登陸人大網站提出批評意見。據知情人士透露,該草案的某些條款已得到修改。這種變化表明全國人大徵求中國公民意見的做法已產生潛在影響,通常不為人知的立法進程已開始開放。
從2008年起,全國人大已對41部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並產生不同效果。去年約有8.3萬人對如何改善《個人所得稅法》提出近25萬條建議。「這代表政府開始嘗試讓民眾參與進來,」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史蒂文·貝拉表示。儘管民意對立法進程產生何種程度的影響「真的很難說」,但他認為,「這讓民意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可能」。
有專家認為,雖然公開徵求意見只是中國立法進程閃現出的「一道亮光」,但有跡象表明,法律學者、辯護律師等對能通過民意支持其觀點而感到高興。「徵求公眾意見或許是解決決策者之間爭議的一條途徑,」貝拉教授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