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新網4月18日報道,法國《歐洲時報》17日刊出評論說,醫改難題是世界各國面對的難題。中國醫改歷程曲折前行,「新醫改方案」正式出台,標誌著醫改步入「深水區」。近年來中國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如果將一國醫療體制稱為「模式」,「中國模式」應該更接近人道的「法國模式」而非金錢掛帥的「美國模式」。
文章摘編如下:
近日,中國衛生部長陳竺來到巴黎,接受法國國民議會議長阿誇耶代表薩科齊總統頒授的法國榮譽軍團軍官勳章。陳竺是一位學者型的中國官員,也是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領軍人物。中國醫改因其難度大、涉及廣、過程曲折而舉世矚目,身背使命負重前行的陳竺因而廣為世人關注。
在法國的授勳儀式上陳竺的發言感人至深,客套話並不多,卻用較長篇幅詳細介紹了當前中國醫改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發展。他強調,醫改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因為在經濟建設之上,人民的生命健康是最重要的財富,同時也能體現一個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和諧。
談到中國醫療保障的目標,陳竺說道,到2015年中國人均期望壽命至少提高到74.5歲,「事實上,我心中的希望,是提高到75歲」,而在2009年這個數字是73歲。
發端於1980年代的中國醫改歷程,篳路藍縷,不斷探索,曲折前行,直至2009年4月,經過三年集中醞釀、數易其稿的「新醫改方案」正式出台,標誌著中國醫改步入「深水區」,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攻堅階段;同時也表明了中國政府解決醫改問題的重大決心和堅定信心。
中國醫改工程之大,不難理解。因為它涉及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是在幅員廣闊、地區發展不均衡、醫療衛生基礎不均衡的國土上開展的宏大工程。這是歷史上沒有的,也是別的國家沒有的經驗。中國醫改工程之複雜,涉及到政府部門、醫院、醫生、患者、社保機構、藥品生產和流通等各個方面,以及這些方面之間資源分配、利益分配的衝突,必然會引起制度體系、組織行為和各個不同主體利益格局發生深刻的調整和變革。以上兩個方面已經梗概地反映出中國醫改之難。
中國醫改突出特點是全民醫保,使得7億農村人口首次納入社保體系,而在10年前,這還是不可想像的。據陳竺介紹,中國政府在醫保方面的投入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到6%,而在2009年(世行的)這個數據還是4.6%。中國在全國範圍內陸續推出、細化、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將醫療資源「向下沉」,政策向基層傾斜;通過醫藥分離、加強醫療、藥品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市場監督,有效降低藥價等措施,努力實現百姓「看病不貴,看病不難」的願景。
中國的問題常常也是世界的問題。巨大與複雜中國醫改工程應該汲取國際經驗與教訓,也將為世界的和諧、人類的福祉作出巨大的貢獻,為世界提供寶貴的經驗。
醫改的難題也是世界各國各自面對的難題。法國是醫保體制發展較早也比較完善的國家,儘管當前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大方向是可取的。相反,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醫療科學、教育、技術、人才儲備均雄冠世界,人口卻只有3.9億,遠遠低於中國的13億。在這樣的條件下,美國人卻沒能享有全民醫保體制,4600萬人被排斥在醫保體系之外,醫療資源的利用嚴重不均衡。奧巴馬執政以來,最大的動作就是推行全民醫保,表現出驚人的雄心,也遭到利益集團種種責難。表面上看,奧巴馬醫改遇到的阻力首先是錢,預算難。繼而竟然是被指醫改案強制性全民投保涉嫌侵犯人權、違反憲法,面臨聯邦最高法院的聽證。如果全民強制投保這項骨幹條款被裁定違憲,或被從醫保方案中剔除,奧巴馬醫改或將徹底失敗。實質上,美國的問題是哲學層面的基本價值觀衝突。
近年來中國大刀闊斧推行「新醫改」方案,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包括政府與民間各界有關醫改的真誠討論也生機勃勃,包括陳竺在內的政府官員的奔走鼓呼也讓人為之動容。這是人道主義的價值觀所決定的,如果將一國醫療體制稱為「模式」,「中國模式」應該更接近人道的「法國模式」而非金錢掛帥的「美國模式」。曾經在法國留學、兩次獲法國授勳的陳竺在巴黎說道:感謝法國同行對中國醫改的正面評價與支持。這應該不是一句客套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