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朱振華(左)與張建興(右)在一起。 【文匯網訊】據解放軍報報道,5月14日,蘭空黨委作出決定,號召全區部隊向成功處置重大空中特情的飛行員張建興和朱振華學習,同時研究為他們請功。
5月6日8時21分,蘭空某基地副參謀長張建興帶所屬航空兵某旅新改裝飛行員朱振華按計劃駕機起飛訓練。
8時55分01秒,飛機升至3000米高度。後艙飛行教員張建興指導朱振華完成第二次俯衝躍升時,突然「砰」的一聲,飛機後座艙蓋發生爆裂,強大的氣流瞬間把張建興的氧氣面罩撕開,座艙蓋碎片擊中他的面部,鮮血湧出。朱振華也被氣流前推後吸,頭部多次撞在座艙蓋上。此時,飛機以俯仰姿態連續翻滾,情況危急!
「座艙蓋有問題,請示返場!」8時55分28秒,朱振華向地面報告的同時努力控制飛機。此前,他只在該型飛機上進行過一次1個多小時的帶飛。
「先減速,調好速度,保持高度!」地面指揮員、旅長李文剛當即下令。
此時,張建興臉上湧出的血已將頭盔護目鏡染紅。他推上護目鏡,用力睜開眼睛,發現飛機已倒扣著爬升至5000米高度。他下意識穩住操縱桿,不停拭去眼眶和護目鏡上的血跡。
為減小氣流衝擊,張建興強忍劇痛,把坐椅降至最低,放下護目鏡,但片刻後鏡面上的血跡乾涸,視線模糊,他只好再次把護目鏡推上去,整個面部暴露在強氣流的衝擊下。他牢牢掌握飛機的時速和高度,為下一步正確決斷做準備。
飛機狀態不穩,鮮血不停湧出,已有2300多小時飛行經驗的張建興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咬牙堅持,協助前艙飛行員把飛機飛回去!就在張建興一遍遍擦拭血跡的幾分鐘裡,飛機高度已從6000米陡降到2000米,並繼續下降。
「極限迎角!極限過載!」8時58分25秒,飛機發出警報。此時若操作不當,很可能造成嚴重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關鍵時刻,張建興果斷拉起操縱桿,緊急收油門。朱振華也心領神會,默契配合。飛機在1900米的高度終於改平,但狀態仍不穩定。
由於無線電損壞,張建興無法向地面報告,加之嘴部被劃傷,與前艙通話不便。朱振華回望後艙,發現張建興的護目鏡一片血紅,傷情不明,只是通過操縱桿的聯動操作,發覺張建興意識仍然清醒,正努力控制飛機。
8時59分,張建興與朱振華密切配合,終於穩住了飛機。
指揮員李文剛及時發出指令,引導朱振華返場,同時指揮其他返航戰機避讓。
9時03分,張建興經過幾次努力,終於調出返場模式。
9時12分47秒,朱振華駕機進入起落航線,這是他第一次以此方式著陸。在地面指揮引導下,他穩住速度、放起落架……此時,張建興一直硬撐著身體,協助朱振華安全著陸。
9時16分,飛機降落在跑道上,早已等候在停機坪上的官兵衝了上去。經診斷,張建興面部裂傷7處,頭、面部大面積挫傷,傷口最長達6厘米,深達顴骨,並有骨質暴露,面部需縫合30餘針。
「戰機成功返航,得益於正確有效的地面指揮及倆飛行員良好的心理素質、過硬的技戰術水平。」據基地政委李峰介紹,此類特情是部隊裝備該型戰機以來首次遇到,這次特情的成功處置,不僅避免了國家巨額財產損失,也創造了人民空軍飛行史上的奇跡,為正確處置類似特情積累了寶貴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