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15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刊登了一份由美國學者撰寫的中國人20年幸福感分析報告。報告援引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西方相關調查數據,得出結論:中國過去20年取得非凡經濟成就,民眾幸福感卻未相應上升,在低收入階層中,生活滿意度還有所下降。
美國《洛杉磯時報》15日稱,中國人幸福感報告撰寫者、美國南加州大學經濟學家理查德·伊斯特林搜羅了近20年來有關中國國民收入和幸福感關係的調查數據,這些數據來自「世界價值觀調查」、蓋洛普等6家西方主持的民調機構。伊斯特林說,「中國人均消費水平20多年來增長4倍,但沒有證據顯示,這伴隨生活滿意度的提高」。他寫道:「總體來看,中國的富人比過去快樂了一點點,但中間收入階層在幸福感上鮮有變化,而在較低收入階層,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還在大幅下降。」
德國《南德意志報》15日評論說,金錢如果能帶來幸福,中國人應該笑口常開,顯然他們沒有。德國《世界報》說,窮人成為中國社會的「壓力器」,國家富了,一些底層民眾沒有共享繁榮。「人們甚至對1990年滿意度更高,這和俄羅斯及東歐轉型國家有類似的軌跡。」
伊斯特林曾在東歐和俄羅斯做過幸福感調查,他說:「當由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的經濟增長與失業率的提高和社會安全網的喪失同步發生時,後兩者對個人幸福感的衝擊更為顯著。」他說,民眾在溫飽之上的幸福感來自於讀得起書,看得起病,老有所養,工作和收入有保障等等,總之要有一張「社會安全網」。
《洛杉磯時報》稱,期望隨財富水漲船高,且人們還傾向於與他人比較,報道引述中國某大學教授的話說:「如果有人今年工資比去年高,他未必高興,如果他的收入高於朋友,他肯定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