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新華網6月7日刊載新華社評論員題為「堅持深化改革,完善市場經濟——寫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周年之際」文章,內容如下:
輝煌成就見證昨天的奮鬥足跡,更預示著未來的發展方向。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軔於20年前的這一經濟體制深刻變革,打開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的嶄新局面,成就一段波瀾壯闊、勇於創新的偉大改革實踐,奏響一首社會主義制度活力持續釋放、優勢日益顯現的雄渾時代樂章。
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中國經濟展翅高飛,駛入發展快行道,實現了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跨越,在國際舞台日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歷史深刻啟示,堅持市場取向改革,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中國發展奇跡的根本原因。面向未來,歷史更在鮮明昭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家繁榮富強、迎來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走過「一大二公」的彎路,也有過「高度集中」的教訓,我們黨深刻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得失和世界各國發展借鑒,勇於突破傳統僵化模式的束縛,奮力開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路徑。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發展的重大理論成果,也是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永葆先進的具體體現。我們黨在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進程中作出的這一歷史性貢獻,標誌著黨對於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與把握上升到新的高度。市場經濟,從此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上的醒目標識,指引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
正如列寧所說:「理論由實踐賦予活力,由實踐來修正,由實踐來檢驗。」20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證明,這一重大改革符合我國初級階段國情和生產力發展要求,順應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潮流,承載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寄托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理想,代表了黨心,符合民意。不斷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破解發展難題、推動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激發社會活力、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必然選擇。在當代中國,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就是堅持改革開放。
20年後的今天,中國巨輪已經行至中流,發展以後的問題錯綜複雜。經濟轉型的壓力、社會轉軌的矛盾、觀念多元的碰撞、利益多樣的摩擦,讓改革面臨更多「成長煩惱」,也使得尚需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承受著諸多「發展疑慮」。在權力尋租滋生腐敗的多發地段,競爭不夠導致福利高企的壟斷行業,資源配置不合理造成效率低下的某些領域,都不同程度存在競爭缺位、市場配置資源作用遇阻的問題。這正暴露出市場對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發揮不夠,更折射市場經濟體制亟待完善的緊迫任務。
同時,市場本身並非完美無缺,不會自動解決諸如宏觀經濟波動、收入分配不公、資源稟賦不同、地區發展差異等問題。只有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動搖,不斷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法治建設,促進市場發育,努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好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兩方面積極作用,才能有效克服舊的體制機制障礙和市場機制弱點,形成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奠定堅實基礎。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在這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中,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很大進展,對一些規律的認識也在不斷清晰和深化,但妨礙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體制性、機制性障礙還未完全消除,同時又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無論是政府職能轉變、財稅體制不順、壟斷壁壘堅固,還是貧富差距拉大、公共服務不足、城鄉發展失衡,面對改革深水區裡的「礁石險灘」、攻堅期內的「壁壘險關」,要求我們必須以更大勇氣和智慧,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鼓勵基層探索實踐,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新突破激活改革棋局,開啟科學發展新局面。
「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小平同志南方談話中的預言意味深長。現在距離中央確定的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還有八年時間。我們要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意識,捨我其誰的責任擔當,不畏艱難的開拓勇氣,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直面問題,攻堅克難,堅持正確改革方向,續寫永無止境的改革實踐,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輝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