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記者釣島發問難倒美日官員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9-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新華社記者冉維提問視頻截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他們是任何人所能遇到的最難纏、最尖利、最多疑的一票人馬……」美國前白宮發言人阿里·弗萊捨在他的著作《總統、媒體和我在白宮的日子》中,如此描述自己幾乎每天都要面對的各路媒體記者。

 弗萊捨書中所說的「他們」,並不包括中國記者,因為在他任白宮發言人期間(2001年至2003年),似乎還沒碰到過「難纏」的中國記者,或者說那時他還不認為中國記者是「麻煩製造者」。然而,作為阿里·弗萊捨的同行,美國國務院現任新聞發言人維多利亞·紐蘭,如果讀到他書中的這些細節,現在的感受或許會有些不同。因為在8月28日的一次例行記者會上,令她顯得有些措手不及的,卻是一位來自中國新華社的80後年輕記者。

 「讓紐蘭踩上外交礁石」

 8月28日當天,擁有傲人外交資歷的維多利亞·紐蘭,身穿紅色西服,像往常一樣站在發佈台上,台下前排就座的,亦跟往常一樣,是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主流媒體的記者。

 冉維是新華社華盛頓分社記者,1980年生,重慶人。發佈會前幾天,他恰好採訪了一位美國外交政策專家——智庫凱托學會防務和外交政策高級研究員泰德·卡彭特。這位專家指出,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自相矛盾。美國一方面聲稱在釣魚島最終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另一方面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卡彭特認為,《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的唯一情況,就是美國承認釣魚島是日本領土。

 因為一直關注釣魚島問題,冉維同樣感覺到,美國的釣魚島立場有模糊的地方,因此打算直接從美國官員口中得到求證。8月28日的國務院例行記者會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當天,在冉維的—再追問下,紐蘭除了重複政策聲明,始終避免正面回答。在—陣尷尬後,紐蘭不得不打斷了追問,提示「下—個問題」。

 資深媒體人連清川發表微博說:從專業角度必須向冉維致敬,他確實讓紐蘭踩上了外交上的一塊礁石。從外交戰略上說,美國支持任何一方,都於其國家利益無利,所以它沒必要支持日本。《美日安保條約》的簽訂,並不旨在為日本背書,我相信在北方四島上,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讓美國人在這件事上閉嘴,已經符合中國利益了。

 出乎冉維的意料,記者會現場這段視頻傳上互聯網後,引起國內網民的熱烈追捧。不少網民跟帖說,「新華社這位記者不僅英文流利,而且提問很霸氣。」「犀利的問題、清晰的邏輯,流利的英文,這才是中國的軟實力!新華哥很給力。」「用職業素養和專業水準維護了中國主權,不卑不亢,不急不緩.不爭不怒,讓美國啞口無言。」「冉維太酷了,昨天晚上從新聞上看到他把紐蘭問到無話可說的時候那叫一個大快人心啊!」,「真正的中國好聲音。」……

 看到互聯網上如此多的讚譽之聲,冉維有點受寵若驚。他說,「其實我的提問並不犀利,可能大家對西方記者的追問司空見慣了,而東方國家的記者很少有這種風格,特別是中國記者。」

 這一提問還吸引了日本媒體的關注。冉維說,那天新聞發佈會一結束,就有很多日本記者圍過來,跟他交換名片,希望和他「交流」。第二天,日本朝日電視台的一位女記者還連線採訪冉維,用普通話提問說:「為何在新聞會上對關於釣魚島『同樣的問題』一再『追問』?」

 「新華社的秘密武器」

 記者的追問被阿里·弗萊捨形容為「有組織的新聞逼供」。其實,類似的「逼供」,冉維並非新華社記者中的第一人。遠的不說,就在7月底日本內閣府宮房長官例行記者會上,同樣就釣魚島問題,同樣是80後,新華社東京分社記者郭一娜的「連環七問」,令當時回答問題的官房長官籐村修招架不住,不得不「對著紙條宣讀規定答案」。

 第二天的日本《產經新聞》詳細報道了當時的場景:「這名記者用語速極快的日語,連珠炮般提出一連串問題。」該報道還解讀說,「新華社有資格列席官房長官的記者會,但提問極其罕見。這可以說證明中方對野田的言論高度緊張。」

 經過此番新聞發佈會上的「交鋒」,郭—娜成了內閣官房長官官邸的「關照對像」。之後幾次的記者會前,官邸新聞官都會主動打電話過來問「今天有什麼問題要問?」如果對方得到「沒有問題」的答覆,才會大松—口氣。

 據瞭解,日本官方對中國媒體,尤其是新華社記者,十分重視,有時還邀請中國記者前往交流觀點。日本外務省的一位高官對郭一娜的職業表現印象深刻,曾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對她說,「你是新華社的秘密武器」。

 曾被視為「沉默的人」

 「新聞發言人與媒體記者之間的關係是複雜而迷人的。」弗萊捨在離開白宮時感慨地說,「我和他們幾乎所有人碰過杯、吃過飯,每次都讓我很享受。但當他們為了每天的新聞報道聚集在一起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我和媒體之間的良好關係消失得無影無蹤。」

「因為經常提問,尤其是提一些尖銳的提問,人家就熟悉你,雙方的工作關係反而會變得比較融洽。」新華社東京分社社長顏亮說,敢於提問已經是東京分社的一種工作常態,這其實是一個記者的基本素質。

 著有《我在白宮當記者》—書的新華社前駐華盛頓記者袁炳忠說,希拉莉正要訪問中國,中日釣魚島爭議由來已久,而作為新聞發言人,紐蘭對此情況似乎並不熟悉,準備也不充分,「我之前沒見過美國的新聞發言人這麼尷尬過」。同樣曾在美國工作過多年的新華社記者楊晴川也直言,紐蘭的功課沒有做好。

 其實,在白宮新聞發佈會、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乃至五角大樓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記者能夠得到提問機會就已經很不錯了。絕大多數情況下,西方記者才是這些發佈會上的主角。袁炳忠說:「發佈會限制比較嚴格,(發言人)直接點名記者提問,如果沒點到你,你的手舉得再高,有再多的問題,都沒有機會。」不管是西方記者如何逼問,新聞發言人如何睿智回答或是支支吾吾,他們私底下大多有著良好的個人關係,至少彼此比較熟悉。而中國記者往往被他們視為「沉默的人」。

 在西方輿論陣地發聲

 「如果大家看美國國務院記者會的記錄,記者和新聞發言人之間的唇槍舌劍是常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史安斌說,中國需要更多像冉維這樣的記者,需要「專家型」記者。歐美的很多專業記者普遍接受了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培訓,提問前會做大量調研工作,因此提出的問題才有挑戰性和深度,「不能沉默不語,人云亦云,甚至憑感覺行事。」

 新華社華盛頓分社社長葛相文說,這些年來,新華社的國際地位明顯提升,但在北美和歐洲地區,一些國家對新華社記者依然有著固有的歧視。儘管新華社在記者職業化和專業化上取得了很大進步,但他們依然不那麼被接受。

 顏亮認為,就新華社記者的單兵作戰能力而言,實力不低於西方記者。這跟新華社這些年來的整體實力增強息息相關。「過去,不少人把新華社當作中國國內的宣傳機構,但現在別人開始把你當作—個國際主流通訊社了。在跟日本的媒體高層交流時,他們都知道新華社舉辦世界媒體峰會、租用紐約時報廣場大屏幕等大手筆。」

 在談及國際輿論中「西強東弱」的現狀時,葛相文認為,跟西方媒體同台競爭,新華社記者的職業化與專業化,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顏亮則坦言,「我們的記者還可以再勇敢一點」。

 袁炳忠說:「我們的提問還算不上多,放大一點說,提問只是記者的基本職責,什麼時候我們記者的文章能夠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西方主流媒體上發表,我們的國際傳播力才算真正強大起來。」

 其實,就中國記者在西方輿論陣地發聲,新華社社長李從軍已經做了表率。繼去年6月《華爾街日報》刊載李從軍署名文章「構建國際輿論新秩序」後,今年7月18日《紐約時報》發表李從軍署名文章「全球經濟再平衡」,引發國際輿論的強烈關注。

 冉維

 1980年出生,2002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英語系,同年進入新華社參考消息報社。2005年至2006年在新華社巴格達分社擔任記者,2006年至2007年在開羅中東總分社擔任英文編輯,後曾在美國夏威夷大學東西方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2010年被派駐新華社華盛頓分社擔任記者,負責外交報道。

 代表作品:

 《伊拉克舉行戰後首次正式議會選舉》(獲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西方軍事打擊加劇利比亞動盪》

 《伊拉克「基地」組織頭目扎卡維被炸身亡》

 《中東動盪暴露西方兩面派手法》

 《反恐十年,美國當反思》

 郭一娜

 1985年出生,2007年7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此後赴日留學,2010年3月畢業於日本琦玉大學社會學系,獲碩士學位。2010年6月進入新華社參考消息報社,2011年7月被派駐新華社東京分社擔任記者,負責政治報道。

 代表作品: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日中關係遇到了新狀況》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中日國民構築互信關係十分重要》

 《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日中關係「雨後地更實」》

 《3-11大地震一周年回顧:探訪福島核輻射警戒區》

 《日本搬動右翼頑石會砸誰的腳》

 《提防日本被右翼帶往危險方向》

      責任編輯:新二
外交部質問:日本究竟要把釣魚島問題引向何方      [2012-09-06]
馬英九稱護漁釣島修太平島跑道      [2012-09-06]
網友指希拉里沒有資格談釣魚島      [2012-09-05]
日本月內與「釣魚島主」簽協議      [2012-09-05]
媒體曝日本政府即將簽署「購買」釣魚島合同      [2012-09-05]
網友:希拉里不配跟中國談釣魚島      [2012-09-05]
日媒稱釣魚島「國有化」無意義      [2012-09-04]
石原鬧釣島被指為扶兒子當首相      [2012-09-04]
馬英九將乘直升機近距望釣魚島      [2012-09-04]
港媒:奪釣島之戰南京軍區主攻      [201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