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近日,深圳一所公辦小學的老師在「表現不好」的孩子臉上蓋「藍印章」以示懲戒,引起輿論關注。記者調查發現,被蓋章學生因此遭到恥笑,自尊心受到傷害。目前,涉事老師和學校均向學生和家長道歉,涉事老師已暫時休假。專家認為,「藍印章」與此前的「綠領巾」、「差生不聽話押金」等行為一樣,是在為學生「貼標籤」,背後是急功近利的錯誤教育觀念。
「差學生」臉上蓋了「藍印章」
深圳龍華新區民治街道上芬小學三年級一班的3名學生25日被老師在臉上、手上等部位蓋上了藍色的印章。一名被蓋章的學生27日對記者說,「大家都知道藍色代表不聽話,表現差,很多同學都在笑我,我很傷自尊心。」這名學生稱,他曾要求老師將印章蓋在手上,不像臉上那麼明顯,但遭到老師的拒絕。老師還要求他,只有回家才能擦掉。
據涉事郭姓老師介紹,從今年年初開始,上芬小學推行「海燕爭星」主題教育活動,每個孩子都有專門的本子用來蓋上特定的印章。專心聽講等表現優異的蓋上紅色印章以示獎勵;違紀等表現不好的蓋上藍色印章以示懲罰。集齊一定數量的紅色印章後,可以獲得校長在全校頒發的榮譽獎章,並可填寫一張「心願卡」由老師或家長幫助實現。
郭老師說,考慮到印章蓋在本子上無法消去,她就想到蓋在學生身上獎懲分明,特別是督促表現不佳的學生努力表現,爭取少得藍章,多得紅章。事後她已認識到這一做法欠考慮,已改正並向學生道歉。
「藍印章」事件引發輿論質疑,有網民指出,蓋在孩子臉上的印章,會成為烙在孩子心底的疤痕,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學校致歉強調「愛的教育」
上芬小學副校長李裕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印章」用於學校開展的「海燕爭星」活動,目的是鼓勵學生爭優上進。在實際操作中,老師一般會慎用「藍印章」,身上蓋藍章是個別案例,藍章通常都會蓋在本子上,郭老師是「好心辦壞事」。
「郭老師年輕,當時一位學生已經連續3次未完成作業,情緒沒控制好,所以蓋臉上了,沒有考慮到後果,學生回去沒有擦乾淨臉上藍章,家長看到了很不樂意。」李裕告訴記者,此次事件發生後,學校已經召開會議對所有老師進行教育,規範老師行為。校方已向幾名學生的家長致歉,今後不會再發生在學生身上蓋章的情況。
記者獲悉,事發後學校決定讓當事教師休假,所教授課程暫由其他老師代教。記者27日下午在該學校看到,三年級一班的學生正在正常上課。李裕說,「海燕爭星」活動還將繼續開展,但將更加強調教師對學生「愛的教育」,鼓勵老師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再給差生「貼標籤」。比如,考試分數不高的學生如果幫家長做了家務,週末在社會上做了義工,老師也會對學生進行獎勵,不將分數作為唯一評價標準。
教育需著眼長遠摒除功利
深圳龍華新區民治街道宣傳文化科負責人李曉文認為,對於「不上進」的孩子貼標籤做法欠妥,學校爭優評比工作如果造成歧視,就背離了教育的初衷。獎懲有別,但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貼標籤」絕對不可取。
兒童心理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中心主任鄒小兵說,有些孩子自律性差、注意力不集中,癥結往往在於其家庭環境或心理因素,不從根本上改變這些癥結,卻給孩子「貼標籤」,會給孩子造成難以癒合的心理傷害。鄒小兵認為,不是每個孩子的專長都是「考高分」,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其他專長併合理引導,以鼓勵為主,即便是批評也不能武斷和粗暴。
記者瞭解到,去年10月,陝西西安未央區一所小學給所謂的「差生」佩戴「綠領巾」,引發社會各界強烈質疑。今年2月,江西吉安市一所小學要求學生上交「不聽話押金」,又引起輿論嘩然。
為何在「反歧視」、反對校園「軟暴力」的呼聲不斷高漲的今天,再次出現「藍印章」事件?不少專家提出,「刺字式」教育之所以層出不窮,是急功近利的錯誤教育觀念使然。只有當學校和教師真正放下「唯分數論」,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這些歧視性、侮辱性的「軟暴力」才會從校園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