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18日文章,原題:搶了再說? 不久前,在廣州地鐵車廂裡上演了這樣一出鬧劇。一名年近70的老先生和27歲男子搶座位,並為此扭打起來。事件發生後,中國媒體紛紛開始報道地鐵糾紛。結果,北京報章上周就一口氣「發掘」了兩起地鐵打架事件。
地鐵打架事件引發中國輿論思考文明素質問題。有人批評中國社會部分人素質不夠,總是為一點小事就開打;更有人疾呼,頻繁發生此類事件凸顯社會的道德缺失。但又是什麼致使人們丟失道德價值觀,選擇遺忘敬老尊賢、遵守秩序等耳熟能詳的教誨?
在地鐵上起摩擦,多半都是因為推擠、搶位或插隊。這其中,都圍繞著一個「搶」字。 「搶」字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不論是買東西或上廁所,總有人會假裝不知長長的人龍是在排隊,插到你面前。
公共資源不足,有需要的人確實不得不搶。但為了搶而不顧社會秩序,不顧是否傷害他人權益,才是最大的問題。
靠關係、權力和金錢就可以在職場上一帆風順,甚至在生活中罔顧王法,已成了一部分中國人對社會固有的印象。被這種缺乏公平和公正性的環境包圍,任何的機會和福利,人們都只有靠自己想辦法去搶,因為只是守秩序、靠實力已不足夠。
插隊、搶位等生活上的不文明舉止,實際上也不過是這種心態的「衍生品」。對不公平現象的擔憂被帶到生活中,看似再微不足道的事也都是「搶了再說」。在不受公平制度保護的環境裡競爭,人們只能硬生生地放下所有是非感、價值觀,因為不搶就得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