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據世界報報道,「中國正在建造一艘國產航母,而且還將建造跟美國一樣的核動力航母」。憑藉著最新獲得的軍事間諜衛星照片,美國發現在上海某處有一艘疑似正在建造的航母,這一報道立即成為西方媒體大加「發揮」的材料。這一次,有了衛星照片作為新「證據」,美國人似乎言之鑿鑿。
隨著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正式入役,中國未來建造國產航母的數量及類型,迅速成為西方媒體競猜的重點內容。美國環球戰略網的報道稱,「中國目前正在建造兩艘國產航母,噸位與瓦良格近似」。英國《新政治家》雜誌更是大膽地猜測說,「除了『遼寧』號之外,中國還在建造5艘航母」,這些航母除了常規動力型之外,還可能包含排水量達10萬噸左右的核動力航母。
中國國產航母一直是全世界的熱門話題,不屑一顧者有之,大加吹捧者亦有之。相比之下,同是俄羅斯二手航母,印度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仍在試航之中。這多少讓印度人心中有點酸酸的感覺,印度衝突與和平研究所的文章稱,「即便前路艱難,也不會改變中國已在一意一心追求劉華清上將於20世紀90年代所設立的航母藍圖,在這個過程中,北京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作為同是亞洲崛起中的國家,印度與中國一樣對航母十分渴望。中國具備更加成熟的核反應堆技術,擁有非常先進的造船技術,各種子系統部件的國產能力也毋庸置疑,因此,在凸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工業製造能力的核動力航母項目上,中國無疑比印度具有更大的優勢。
從作戰能力上來說,核動力航空母艦比常規動力航母強很多,因為核動力航母無需攜帶數量龐大的燃油,從而省出巨大空間為艦載機攜帶更多的航空燃油。如此一來,核動力航母就可以在海上更長時間投入作戰。所以,一旦擁有核動力航母,即意味著中國真正進入了海軍強國之列。
中國國產核航母「現身」
建造核航母心裡已有底
不久前,美國情報部門公佈了最新獲取的衛星照片,情報人員通過分析這些間諜衛星拍攝的照片,發現上海某處港口有一艘疑似正在建造的航空母艦。一些美國軍事專家通過外形比對,聲稱該航母的排水量應該比目前已經入役的「遼寧」號航母更大,不排除為核動力航母的可能。而此前有外媒透露消息稱,中國十年前已經從烏克蘭手裡拿到了「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的設計製造圖紙,而該航母也是前蘇聯設計,卻來不及製造的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
美國智庫「洞察中國」的文章指出,其實對於「遼寧」號航母的服役,美國似乎抱著一種並不在意的態度,他們更關心的是中國國產航母。《世界報》特約軍事評論員陳光文表示,從一開始「遼寧」號航母就被定位為「訓練艦」,這就表明在大多數情況下該艦隻會擔負起訓練航母艦上成員和艦載機飛行員的重任,除非在特殊緊急的情況下將執行作戰任務。因此在中國海軍眼中,「遼寧」號是中國未來航母人員成長的搖籃,真正具備作戰能力還要靠中國國產航母。
對於中國國產航母的情況,美國「環球戰略網」的報道稱,中國可能已經在進行國產航母的建造工作。一種流傳度最高的說法是,目前有兩艘國產航母正處於建造之中,預計其中一艘最快可能於明年下水。因此,國產航母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目前重點集中在航母的組織運營工作方面。按照計劃,第一艘國產航母最快將在2015年之後具備作戰能力。而且,未來十年內,中國可能會建造多艘航母以及附屬的艦艇力量。
相比之下,英國媒體的猜測顯得更為大膽。英國《新政治家》雜誌的文章稱,除了「遼寧」號航母之外,中國還在建造另外5艘航母,但這篇文章沒有說中國國產航母下水的大致時間。《世界報》特約軍事評論員郭宣表示,同時開建5艘航母幾乎是不可能的。對於6萬噸排水量的常規動力航母而言,同時建造兩艘已經是中國的上限,因為航母必須要有相應的防空驅逐艦、導彈護衛艦等水面作戰艦艇提供保護,形成航母戰鬥群,所以在建造航母的同時可以看到,中國幾大造船廠正在同時發力,大規模建造051D大型防空驅逐艦、052C型「中華神盾」驅逐艦、054A型導彈護衛艦和056型輕型護衛艦。
此外,郭宣還指出,根據美國和俄羅斯的經驗,都沿襲了從建造常規動力航母到建造核動力航母的道路,作為剛剛踏上航母道路的中國來說,應該也不會改變這一常規做法。畢竟,從技術角度而言,核動力航母更加複雜一些。
不過關於「未來中國海軍應該擁有多少艘航母」的問題,中國軍事專家徐光裕少將告訴《世界報》,從正常的部署、訓練、維護的輪換制度來看,中國擁有6艘航母可能是一個比較適當的數字,這樣才能保證任何時候有兩艘航母處於作戰值班狀態。
據美聯社10月20日報道,美國「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編隊現身南海海域,並邀請越南官方人士登艦參觀。據悉,「喬治·華盛頓」號還將穿越中國黃巖島海域,赴菲律賓展開為期四天的訪問。對此,中國網民稱,「美國核航母在南海耀武揚威,實在令人氣憤,要想將美軍航母趕出南海,只能期待中國核動力航母戰鬥群的出現」。
《世界報》特約軍事評論員李瑞景表示,與核動力航母相比,常規動力航母的確存在很多制約因素。由於航母本身就是個「龐然大物」,這就導致其在行動中要消耗大量的燃料。為了維持航母在一定時期執行任務,就必須攜帶足夠多的燃料。這樣一來勢必就佔據了大量空間,艦載機所需要的航空燃油攜帶量必然減少,艦載機的數量也會大打折扣。此外,攜帶大量燃料的常規動力航母本身就有安全隱患,如果對方彈藥擊中燃料艙,那麼航母將會遭到致命的打擊。而核動力航母在這方面就要好得多,核反應堆給航母帶來的強大的動力,在幾十年裡都不要更換燃料,這樣就使得核動力航母有足夠多的空間來搭載更多的艦載機和航空燃油,來保證艦載機的作戰行動。
對於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謀劃發展航空母艦的中國海軍來說,早就制定了一份長期發展計劃。據美國軍事專家理查德·費捨爾透露,早在「瓦良格」號航母被中國購入的2002年,前蘇聯唯一一艘計劃建造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的圖紙落入中國手中。因此,中國完全有可能以「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圖紙作為參考,設計中國自己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設計尺寸全長324.6米,寬39.8米,滿載排水量7.9萬噸。反應堆採用4座KN-3壓水堆,帶動4台蒸汽輪機,最大航速超過30節。設計搭載70架各型飛機,包括蘇-33戰鬥機,蘇-25K攻擊機和雅克-44E預警機,雖然艦艏仍採用滑躍起飛甲板,但艦上在斜角甲板上擬裝兩部蒸汽彈射器。由於「瓦良格」號和「烏裡揚諾夫斯克」號在結構上類似,中國完全可以作為最佳的設計參考。
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的評估稱,中國首艘核動力航母預計將會在2020年下水,排水量達到9.3萬噸,與美國「尼米茲」級航母類似,採用彈射器起飛,艦載機為80餘架。核航母必須克服核反應堆的問題。從目前來看,將核潛艇上的反應堆技術用到航母上還是十分謹慎的。因為反應堆要和傳動設備、螺旋槳等相配合才能成為一個良好的推進系統,這方面水面艦艇與核潛艇區別還是很大的。所以,當今只有美法兩個國家有核動力航母,但有核潛艇的國家就多了,核潛艇的型號就更多了。
一位中國軍事專家指出,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相比,它最大的優勢主要是在遠洋作戰能力方面。但是對於中國現在近期的航母作戰運用來說,這種遠洋作戰的需求可能不是非常迫切。但是根據中國未來海洋戰略的需要,核動力航母應該是支撐中國遠洋作戰能力最強的基石,在這塊基石之上,中國才能形成戰鬥力強大的航母戰鬥群。
中國國產航母想像圖
對於6萬噸排水量的常規動力航母而言,同時建造兩艘已經是中國的上限,因為航母必須要有相應的防空驅逐艦、導彈護衛艦等水面作戰艦艇提供保護,形成航母戰鬥群,所以在建造航母的同時可以看到,中國幾大造船廠正在同時發力,大規模建造051D大型防空驅逐艦、052C型「中華神盾」驅逐艦、054A型導彈護衛艦和056型輕型護衛艦。
同時造兩艘航母的可能性大
中國造船企業掛出標語
其實關於中國國產航母的發展,不光美英一直非常關注,印度智庫和媒體也十分注意中國航母計劃的動態。印度衝突與和平研究所的報告稱,中國海軍發展有著非常宏偉的藍圖,這個藍圖共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在2000年到2010年,建立對第一島鏈內海域的主動權,形成較為強大的近海攻防作戰力量;第二步是在2010年到2020年尋求建立對第二島鏈範圍內海域的控制權,這一島鏈沿小笠原群島、關島到印尼群島;第三步也是中國海軍發展的終極目標,是在2020年到2040年終結美軍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主導權,實現中美共治太平洋的局面。而在這三步戰略中,航空母艦是解放軍海軍施展自己軍事力量最核心的組成「要件」。
對於目前中國建造的國產航母,美國情報部門認為,最有可能的數量是兩艘。為何得出這一數字?美國《華盛頓時報》的文章透露,美國情報人員稱中國通過自己的秘密渠道已採購4套航母甲板阻攔索裝置,其中一套安裝在某個陸基飛行甲板模擬設施上,用於訓練殲-15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另一套安裝在「遼寧」號航母上,用於艦載戰鬥機的上艦訓練。那麼,剩下的兩套阻攔索裝置顯然就是為兩艘新建國產航母而準備的。
對於中國正在建的兩艘國產航母,消息最為靈通的莫過於烏克蘭媒體。美國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理查德·費捨爾稱,因為中國「遼寧」號航母就是從烏克蘭購買,而且在改造、翻新過程中很多技術都借鑒了烏克蘭方面的經驗,中國殲-15艦載機的原型機也是從烏克蘭引進的。所以,在自己建造航母的過程中,中國很可能會尋求來自烏克蘭的幫助。烏克蘭新聞社的消息,中國目前正在根據本國海軍現代化,計劃建造兩艘航空母艦。而一位消息人士更指出,「這兩艘航空母艦正由位於上海的造船廠負責建造,因為已經有烏克蘭方面的專家頻頻出現在那裡」。
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的報告稱,中國將會在2015年之前完成首艘國產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在6萬噸左右)的建造工作並下水試航,爭取在2020年之前正式部署並具備作戰能力。據悉,至少有六家主要的軍工企業和科研所參與了這項航母計劃。此外,中國還將在遼寧省興城和陝西省西安建設了航母艦載機的陸上起降訓練設施。有證據顯示,中國在湖北武漢還建造了一座用於完成雷達實驗的陸上航母模型。
對於同時開建兩艘常規動力航母,一些海外軍事專家認為,中國的選擇有其一定的道理。就中國目前的造船能力來說,兩艘航母同時開工並不存在技術上的困難。而且按照前蘇聯的做法,都是兩艘同級別的航母一起建造。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總編平可夫認為,建造兩艘航母是可能的,但不可能在初期建造階段同時開工。按照國外經驗,通常會相隔一段時間,畢竟對中國來說,經驗的摸索與技術的積累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消化,第一艘建造並下水了,第二艘再開始,可能更為合適。
法國防務航空航天網此前的報道表示,中國的國產常規動力航母項目代號為「085」,該航母排水量應該與「遼寧」號航母接近,這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目前掌握的大型船隻核動力技術還不成熟,所以只能採用常規動力裝置。而從目前的國產航母動力配置來看,很有可能會沿用「遼寧」號航母的標準:4台蒸汽輪機、8台增壓鍋爐、4軸推進、總功率20萬馬力。但之所以先建造兩艘,中國的目的在於盡快形成航母的作戰能力。
眾所周知,航母的作戰能力主要依靠艦載戰鬥機,而艦載機飛行員的訓練,艦上飛行經驗的積累,不同情況下著艦、起飛的試驗都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所以,《世界報》特約軍事評論員郭宣認為,中國航母要想形成最低水平的作戰能力,還要花費幾年的時間,特別是各種水面艦艇與航母之間的配合尤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