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2年10月12日早,大連,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艦」出海。 【文匯網訊】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國海軍已正式步入「航母」時代。然而,航母的入列並不意味著其馬上能夠形成作戰能力。「遼寧艦」要形成實戰能力,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至少面臨著以下四大挑戰。
挑戰之一:最後的海試
航母的試驗一般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系泊階段。即航母停靠在碼頭進行靜態試驗;第二階段是廠方海試。即生產廠方對航母的性能指標進行試驗和檢測,保證技術上沒問題、設備正常運轉、機械性能達標;第三階段是軍方海試。廠方將航母交付給海軍後,海軍首先要再次測試和檢驗相關指標是否合格,然後再根據特定目的進行有戰術背景的試驗和訓練。比如,測試雷達對戰術目標的辨別能力、進行夜航航行、複雜氣象條件下的航行等,以進一步測試航母平台在近似實際作戰環境下的性能。只有這一系列的試驗全部完成,這艘航母平台才能算完成了測試。
目前,「遼寧艦」只完成了前兩個階段的試驗,第三階段的海試還沒有最後完成。因此,該艦目前仍處於測試與磨合階段,是一種試驗平台,還不具備作戰能力。
雖然航母上的官兵之前進行過很多訓練,但都是在戰術模擬器上進行的,這種模擬操作與實際操作畢竟有一定差別。因此,當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操作訓練。儘管暫時還需要生產廠家和科研院所人員進行輔助,但官兵們必須盡快具備獨立的崗位操作能力和艦上維修能力。
如何邊進行最後的海試,邊讓官兵展開訓練,是「遼寧艦」面臨的第一大挑戰。
挑戰之二:艦載機上艦
現代航母本質上是一個海上浮動機場,它的攻擊和防禦能力主要體現在艦載機的作戰威力上。如果沒有艦載機,一艘航母就等同於一個漂在海上的活靶子。因此,航母艦載機、特別是主力戰鬥機的選擇,往往體現了一個國家戰鬥機的最高水平。
目前,「遼寧艦」的艦載機飛行員仍在利用陸地跑道進行模擬訓練,尚未在航母平台上進行起降試驗和訓練。這說明「遼寧艦」目前只具有依靠自身攜帶的近程火炮和短程防空武器實施點防禦的能力。
「遼寧艦」要形成作戰能力,首要的任務就是把陸地機場「搬」到海上,通過航母平台與艦載機的反覆磨合,實現艦載機的上艦。這是「遼寧艦」面臨的又一大挑戰,而且是最嚴峻的挑戰。
艦載機的起降是世界公認的難題,有人把它比做「刀尖上的舞蹈」。因為著陸的甲板長度和寬度都十分有限,比陸地的機場要小得多。而且航母平台一直處於晃動中,飛行員很難準確判斷著艦點,更難判斷著艦角度。一旦著艦出錯,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另外,航母上的攔阻索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夠準確地鉤到著艦的艦載機,此時如果沒有使用最大推力,不具備復飛條件,艦載機很容易一頭扎進海裡,或者衝到機群中,釀成起火、爆炸等慘烈事故。
世界各國完成艦載戰鬥機起降訓練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美國海軍採取的是滾動訓練模式:一艘航母還在建造中,其計劃搭載的艦載機飛行員就已在其他航母上進行密集訓練。這樣,新航母服役後,艦載戰鬥機只需幾個月就能具備作戰能力。
但其他國家沒有美國那樣的條件,艦載機形成作戰能力的時間要比美國長得多,通常需要2∼5年時間。例如,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於2001年服役,艦載主力「陣風」戰鬥機從2002年開始上艦訓練,直到2004年6月,法國海軍才宣佈其艦載機具有作戰能力。
最極端的情況是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搭載的蘇-33戰鬥機是俄海軍第一種常規起降的固定翼艦載戰鬥機,由於缺乏經驗和軍費不足,俄海軍用了10年才掌握相關的起降技術。
航母上的艦載機並不只是戰鬥機,還包括反潛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等其他多種保障機型,它們都是航母作戰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預警機能在幾百公里以外發現敵機及來襲的各種導彈,能夠通知編隊進行綜合防禦。如果沒有艦載預警機,航母在大洋上就會閉目塞聽,其戰鬥力將會大打折扣。因此,在信息化條件下,如果沒有保障飛機,即使有了艦載作戰飛機,也不能認為航母就形成了戰鬥力。
正因為如此,「遼寧艦」要形成初始戰鬥力,最關鍵、最基礎的環節是實現艦載機整建制上艦、起飛、降落,並具備戰鬥能力。為此,需要對影響艦載機作戰的設備進行反覆測試,艦載機飛行員必須反覆進行單項訓練及艦機協同訓練。
值得一提的是,艦載機的戰鬥力與飛行員的數量有著密切關係。西方國家一般是1.5個飛行員配一架飛機,這樣可以在戰爭環境下做到「歇人不歇馬」,從而提高艦載機出動的頻率,增強艦載機的留空作戰能力。
如何培養一定數量的艦載機飛行員,也是「遼寧艦」不容迴避的一道難題。
挑戰之三:全艦系統磨合
航母本身是一個複雜的大系統。一個成熟、完善、功能齊全的航母平台必然會搭載各種設備。比如,大型相控陣雷達、對空三坐標雷達、制導雷達、防空導彈等。要充分發揮這些設備的作用,既要確保每個設備能夠良好運行,更要確保各種設施相互之間的有機協調,「和諧」運行。
因此,「遼寧艦」入列後,還需要繼續對艦上的各類裝置、電子系統、武器系統等進行反覆調試、反覆磨合,必要時,甚至可能對一些設備進行改進。這需要在模塊化訓練的基礎上,進行各戰位之間、各平台之間、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訓練。如空勤機組人員、維修人員與艦載機的配合訓練等。
這類訓練通常以班組為單位進行。完成班組訓練後,還要把全艦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協同訓練。通過訓練,使所有艦員都訓練有素。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其持續的時間會很長。像「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服役6年後,仍在對核反應堆、螺旋槳等重要設備進行調試。
儘管對艦上的搭載設備進行全系統磨合需要的時間很長,但這種磨合卻有利於確保航母穩定運行和實施作戰。因為航母一旦被擊沉,不僅傷亡很大,而且還會對戰爭勝負起到關鍵性作用。所以,世界各國對航母的系統磨合和測試都非常慎重。實踐證明,正是由於「戴高樂」號航母進行了長時間周密的全艦測試,才消除了許多隱患,使其在2011年空襲利比亞的高強度出擊中表現相當出色。
當航母長時間在遠洋活動時,各種後勤補給、裝備技術維修等問題十分突出,長期航行和海上漂泊對艦員的心理也會造成巨大影響,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航母的戰鬥力。如何解決這些全新的課題,是對「遼寧艦」的嚴峻考驗,需要該艦全體官兵在實踐中不斷摸索。
挑戰之四:形成編隊作戰能力
航母戰鬥群的綜合作戰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海軍綜合戰力的重要指標。由於目標大、自衛能力弱等原因,航空母艦很容易被敵偵察體系發現,面臨敵遠程導彈、潛艇、水面艦艇、飛機等多種威脅。為此,航母只有具備完整的防空、反潛、反導、反艦和對岸攻擊能力,才有能力去對抗各種危險和威脅。這些能力需要很多平台共同完成。
所以,航母作戰時,其他艦艇必須為其警戒、護航、補給。無論是出航還是執行任務,都不是航母平台自身形單影隻的單打獨鬥,而是採取航母戰鬥群這種編隊方式。
可見,「遼寧艦」要真正形成實戰能力,就必須形成以航母為核心、由不同功能特點的驅逐艦、護衛艦、潛艇、補給艦等護航艦艇組成的航母戰鬥群,使之形成集作戰、訓練和保障於一體的相對獨立作戰體系,形成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綜合化、立體化、一體化的整體作戰能力。
例如,美國航母戰鬥群通常以1艘航母為核心,配備2∼4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或「阿利·伯克」級驅逐艦、1艘「佩裡」級反潛護衛艦、兩艘攻擊核潛艇和1艘大型補給艦。根據具體任務,還可能增配運兵船、兩棲攻擊艇和貨船等。美國航母戰鬥群的組成是相對固定的,目的是便於作戰人員快速熟悉各自的角色。
法國也採用了類似的做法,其固定搭配是:「戴高樂」號航母搭配1艘防空驅逐艦、1艘補給艦,並根據具體任務情況,配屬其他防空驅逐艦、反潛驅逐艦、多用途護衛艦、攻擊核潛艇和補給艦等。
要發揮航母海空力量融合體的作用,還必須確保航母編隊與衛星等天基系統、各種預警偵察系統的密切協調,確保空中戰機、水面艦艇、潛艇彼此密切配合,確保人和武器有機結合,確保各系統在通信和指揮控制、數據鏈的傳遞等方面無縫鏈接。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還涉及航母戰鬥群的作戰編成、作戰方法、作戰思想、戰術運用以及訓練方式、補給方式等眾多環節,必須長時間、不斷反覆地進行不同兵力、不同艦艇和不同平台之間的協同演練和訓練。按國際規律和慣例,這一過程通常需要5∼8年時間。
比如,法國在1946年擁有第一艘航空母艦,隨後,由英國和美國為其培訓飛行員和甲板操作人員,到1956年蘇伊士運河事件中,該航母參與作戰,才標誌著法國航母編隊完全形成實戰能力,期間經歷了10年。
即便是美國海軍這樣十分成熟的航母使用者,一艘新航母形成編隊戰鬥力也需要2∼3年時間。對於從沒有接觸過航母的中國海軍來說,這個過程會更長,難度會更大,這是「遼寧艦」面臨的又一大挑戰。(洪曉榮 李偉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