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外媒聚焦中共十八大五大看點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0-26]

【文匯網訊】據《環球》雜誌報道,美國《時代》週刊在總結全球知名媒體對十八大的分析與評論後指出,中共新一代領導人對美國產生的影響將遠遠超過美國新一任總統對中國產生的影響。

外媒聚焦十八大五大看點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11月8日召開。

隨著會期臨近,無論是新的領導班子、基層黨組織的結構變化,還是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都成為外國媒體和智庫關注的焦點。在它們眼中,中共十八大將與美國總統選舉、歐洲一體化等一同成為影響時代的大事件。

新領導班子被看好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政治分析師認為,十八大將延續十六大的做法,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權力將實現有序的、機制化的代際轉換,這不僅意味著中共黨內民主的進一步成熟,也意味著中國將贏得國際社會更多的讚許和認同。

布魯金斯學會分析,新的領導班子將為中國未來發展帶來新的希望。他們大多出生於新中國成立之後,擁有豐富的基層領導經驗,具有很高的知識水平和深厚的專業背景,這將有利於推動中國取得新的進展。

美國《紐約時報》對十八大前夕中共領導人發表的公開講話進行文本分析後指出,中共新一代領導核心以「新」作為關鍵詞,在演講中頻頻強調「新時期」「新特點」和「新知識」,預示著未來中國將持續關注體制創新以適應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

近日,美國廣播公司專欄作家克裡•布朗撰寫了一篇文章,文中說,中共十八大將成為影響中國未來乃至全球未來的「大事件」。

對此,美國《時代》週刊似乎也有同感。它在總結全球知名媒體對十八大的分析與評論後指出,中共新一代領導人對美國產生的影響將遠遠超過美國新一任總統對中國產生的影響。作為全球政治經濟大國,中國將在新的時代,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的大背景下,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希望,也將決定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勢。

總部位於英國、關注非洲政治經濟的《非洲報道》網站則認為,中國與非洲多年來保持著密切的政治聯繫,最近十年雙邊投資與貿易關係不斷增長,中國的穩定發展,不僅將決定這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明天,更將直接影響非洲的未來。

積極關注中共黨員結構變化

十八大召開在即,外媒普遍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內部結構的變化。

英國《財經時報》說,中共黨員的數量從1949年的400多萬人躍升至2011年的8000多萬人,一方面進一步擴大了執政基礎;另一方面也使黨員呈現出平均年齡更低、平均受教育水平更高、身份更加多元化等特點。

法國《世界報》的一份調查顯示,中共黨員的平均年齡越來越低,主要原因是更多在校大學生積極入黨。該報認為,新一代「80後」「90後」黨員能熟練使用互聯網,易於接受新鮮觀點,具備較強表達欲,他們將為政黨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財經時報》也認為,受網絡時代影響的新一代中共黨員,特別是大學生黨員,有著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表達訴求,他們大多願意積極參與到政治社會話題的討論中去。

美國《紐約時報》分析中共黨員的結構分佈後指出,越來越多的高級知識分子加入中共,提升了政黨的整體執政能力,將促進政黨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則更加關注在私營企業中就職的中共黨員。這家媒體援引學者的話報道說,隨著中國私營經濟所佔比重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私營業主、企業高管將加入中國共產黨。有線電視新聞網認為,這一趨勢將進一步擴大中共的群眾基礎,不同階層的利益會更加平衡。

預言全球經濟「助推器」將注入新動力

除展望政治層面的調整外,國外媒體和其他機構對十八大的關注更多地集中於經濟領域。因為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十八大提出的經濟政策導向將直接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未來的發展。

英國《財經時報》援引《新亞洲半球》一書的作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的分析說,未來十年中,中國領導層將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按照馬凱碩的說法,中國目前具備巨大的優勢︰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最堅實的工業基礎、最好的基礎設施、最大規模的新興中產階層以及最多數量的理工科畢業生。在這些優勢的基礎之上,中國新一屆領導層能夠把中國經濟帶上新一輪爆發性增長的軌道。

目前,雖然世界面臨著整體的經濟危機,但美國《紐約時報》依然看好中國經濟。該報指出,無論中共十八大對人事調整做出何種安排,其內部對於經濟增長這一長期基本目標始終保持一致。中國領導層對經濟的重視及其長期從事地方經濟發展的經驗是中國平穩度過世界性經濟危機的重要保證。

韓聯社援引法國巴黎巴克萊銀行的一份分析報告說,十八大前夕,中國領導人持續強調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新領導層將著力推動經濟發展,採取措施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巴克萊銀行還認為,隨著中國躋身經濟大國行列,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將從「經濟奇跡」轉為「正常發展」。只要中國領導層能夠把精力集中在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上,就能夠引導中國經濟走向成熟發展的道路,為世界經濟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除宏觀經濟展望外,一些專業機構也對中國微觀經濟做了分析。香港匯豐銀行9月份發佈分析報告指出,十八大的召開意味著中國將對經濟社會政策做出順應全球形勢的調整。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手段,中國執政黨領導層將進一步關注國內就業和資本市場的調節作用。

報告同時認為,雖然中國經濟總體形勢看好,但短期內仍舊面臨著挑戰︰一方面是全球經濟形勢不佳影響中國產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則是勞動力成本上升。在這兩方面壓力下,中國應謀求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如技術升級、研製更多高附加值產品、提升服務業水平以及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的調節作用等。

對新一代領導層改善民生持樂觀態度

英國《經濟學家》認為,隨著中國人均收入的不斷增長,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社保、醫療和教育等民生領域治理水平的提升將擺上中國新一代領導層的議事日程。

英國路透社同樣關注了相關話題,並將目光聚焦於中國的社保體系改革。路透社說,中國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間將有可能面臨社會保障體系資金不足的困境,因此,合理調整養老金體系,提高養老金水平,推動中國國內消費增長,減輕出口依賴,將會是新一代領導層面臨的關鍵性問題之一。十八大前夕,路透社還為中國「支招」——拿出一定數量的外匯儲備註入養老金資金池,提升養老金體系的「造血」能力。

事實上,中國政府眼下已經在對養老金體系及其他經濟民生領域進行著力改革,並將其納入整體經濟改革框架之中。總體來看,外媒對中國新一代領導層調控經濟、治理民生持樂觀態度。

熱議中國外交「新動作」

十八大之後,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否會有所調整?這也是其他國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智庫「東亞論壇」發表評論認為,中國新一代領導層不太可能對外交政策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但會有一些可以預見的「新動作」。

評論指出,與十年前不同,當下中國外交的主要對像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國家行為體,還包括了國際組織和國際機制。憑借日漸增長的國力與影響力,中國已經具備了參與制定國際規則的能力,並有實力成為國際政治的「高級玩家」。中國新一代領導層必將推動這一趨勢的進一步發展。

美國《外交事務》雜誌持有與「東亞論壇」類似的觀點。該雜誌發表分析文章說,十八大之後,中國將繼續以一種積極行為體的姿態出現在國際政治中,同時,中國將從國際規則的「應對者」轉變為「制定者」,扮演新的角色。

現在乃至未來的中美關係,同樣備受國外媒體關注。

英國《衛報》指出,美國一方面希望與中國保持緊密的聯繫,另一方面也不忘「留一手」。奧巴馬政府從2011年開始計劃將軍事重心轉移到太平洋地區,並與日本、韓國等軍事夥伴一起對中國施加了較大的壓力。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方面一直向美方釋放善意,並謹慎處理與美國發生的貿易爭端,對維持中美關係做出了貢獻。《衛報》認為,中國新一代領導人仍將繼承這種外交方針,合理應對中美關係。

十八大前夕,也有不少媒體在持續關注中國與鄰國的領土爭端。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強調對釣魚島擁有主權體現了領導層對國家利益的堅持,但中日關係趨冷對中日兩國而言都不是好消息,如何妥善處理領土問題,要求中國新一屆領導層運用更多的外交智慧。

《外交事務》雜誌認為,未來中國會著力解決周邊面臨的領土爭端和安全問題,從而為自身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將是未來中國對外政策的重點。

聚焦十八大
      責任編輯:曾曉
十八大前審判薄熙來?外交部未回應      [2012-10-26]
港媒關注烏坎模式能否被採用      [2012-10-26]
傳十八大將「封網」 官方澄清      [2012-10-25]
十八大前瞻:勿以冷戰思維看中國      [2012-10-25]
中央黨校:要理直氣壯講政改      [2012-10-25]
媒體曝十八大期間內地「封網」      [2012-10-24]
環球時報:看好十八大後的中國是明智的      [2012-10-24]
外媒:胡溫十年成功發展中西部      [2012-10-24]
十八大將對黨章進行適當修改      [2012-10-23]
十八大前瞻:改革關係中國前途      [201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