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据南方日报12粤10日报道,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多世紀的袁隆平,不畏艱難,甘於奉獻,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南方日報記者近日採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聽他講述「禾下乘涼夢」的故事。
為什麼要換稻種
幸虧我猛醒得早,如果老把自己栓死在一棵樹上,也許至今還一事無成
1930年,袁隆平降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因出生地是北平,排行隆字輩,父親為其取名隆平。家中兄弟姐妹六個,他是老二,乳名「二毛」。
深受傳統出世思想影響的袁父,一直默默地為兒子規劃著一條讀名校再從政的光宗耀祖之路。出乎意料的是,兒子最終卻選擇了「做一個整天跟泥土打交道的農業科學家」。
「小學一年級時的一次郊遊,老師組織全班同學去參觀一個園藝場。樹上的桃子紅紅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很漂亮。」若干年後,袁隆平笑稱,那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但他堅信,就是這次經歷,在他幼小的心靈裡種下了一顆立身田園的種子。
中學上過用英文教學的教會學校,所以打下了深厚的英文功底。他回憶讀書時,「早晨愛睡懶覺,直到緊急集合鈴響了才騰地起身,鋪蓋不疊,便一邊扎褲腰帶,一邊往操場跑。」大三時,以學生身份去農村參加土改,住進了農民家,才知道真正的農村「又苦又累又髒又窮」。
大學畢業,袁隆平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腳下的安江農校教書。這個在地圖上找了半天都找不到的地方,卻成了他夢想起飛的原點。
然而,路從一開始就不平坦。
當其時,中國全盤學蘇聯,米丘林、李森科的遺傳學說全國盛行,袁隆平也一門心思的搞起了「無性雜交」。
等到三年困難時期,糧食問題已經影響基本生存。「晚上常常做夢夢見吃扣肉,醒了只能吃草根樹皮。」他鐵了心,一定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但此時「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仍是橫亙在面前的理論禁區,儘管他已經隱隱覺得有些不對。
期間的某一天,他帶著40多個學生,到黔陽縣下轄的一個生產大隊參加勞動。一天,房東老向冒雨從附近另一個村子挑回了一擔稻種。
「為什麼要換稻種?」袁隆平問。
「那裡是高坡敞陽田,谷粒飽滿產量高。施肥不如勤換種啊!」老向回道,「去年用了換來的稻種,產量就提高了。」
回憶起這些片段經歷,袁隆平說,那時的自己就像是一隻「迷途羔羊」。老向的一番話,讓他在那個時刻的確微微的怔了一下。但直到後來,在《參考消息》上看到一則諾貝爾獎獲得者克裡克利用分子在生物學方面的探索獲得的成就,深處偏僻山區、信息閉塞的袁隆平為之一顫。他意識到抱住米丘林、李森科的理論不放,只能走進死胡同。「幸虧我猛醒得早,如果老把自己栓死在一棵樹上,也許至今還一事無成。」
他對照奧地利科學家孟德爾和美國科學家摩爾根關於染色體、基因的遺傳學理論,認為這才對選育良種具有更大的指導作用。
1961年,在安江農校實習農場的洞庭早秈稻田中,袁隆平發現一株「鶴立雞群」的稻株。後來,靈感告訴他這是一株天然雜交稻。通過努力,人工培育雜交稻!袁隆平的夢的火花,在那一刻正式點燃。
跳過一個高度
瞭解他的人認為,他骨子裡天生有種抗挫折基因,挫折不會讓他萎靡。他自己則喜歡把自己比喻是一粒種子,他和他的雜交水稻一樣,有著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在那樣一個時代,毫無疑問,雜交水稻的探索之路,同樣是崎嶇的。
20世紀60年代中之後那風雨如晦的十年,袁隆平的個人命運與整個國家的命運一起起起伏伏。儘管如此,雜交水稻研究工作卻沒有停滯不前。
1964年夏,袁隆平在農校附近稻田中找了14天,最後終於發現了一株「雄花花藥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雄性不育株。成為了研究雜交水稻歷史的開端。
1966年,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中他提出,通過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復系的三系法途徑來培育雜交水稻,以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
1968年,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組正式成立,700多株秧苗插在了安江農校中古盤7號田里。不過,20天後,遭遇了至今未解的毀苗迷案,僅有5根秧苗在一口廢井中倖存;
1970年,在海南三亞,在尋找野生稻的過程中,助手李必湖、馮克珊找到野生雄性不育株,後來被命名為「野敗」,為雜交水稻研究打開了一個全新的突破口;
1972年,國內第一個實用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二九南1號」育成,並在一年後實現三系配套成功;
1974年,育成第一個強優勢組合「南優2號」。一年後,研究出一整套生產雜交種子的制種技術;
1976年,三系雜交稻開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當年實現全國推廣雜交水稻208萬畝,增產幅度普遍在20%以上,糧食產量實現了飛躍。
……
在此期間,無論環境如何艱難險惡,袁隆平都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無論面對的是詆毀還是讚譽,他始終從容自若。從來沒有動搖過。用他的話說,「上了船你就要劃到對岸」。
瞭解他的人認為,他骨子裡天生有種抗挫折基因,挫折不會讓他萎靡。他自己則喜歡把自己比喻是一粒種子,他和他的雜交水稻一樣,有著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發了芽的稻種在廣袤的土地上播下了,秧苗在南國的暖風裡茁壯成長。1976年到1988年,中國的土地上迎來了「第二次綠色革命」。據統計,全國累計種植三系雜交水稻近13億畝,增產稻穀1000億公斤。雜交水稻被稱作是「東方魔稻」,而袁隆平也被國際同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然而,逐夢的腳步片刻都不會停歇。1987年,在雜交水稻首次大面積推廣的十年之後,袁隆平又提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這個在世界農業科技界有著「袁隆平思路」的構想中,雜交水稻育種方法將從三系法過度到兩系法,再發展到一系法,由繁到簡,而育種效率越來越高。
袁隆平說,在科研中,最大困難是沒有創新的新思路。關於創新,他用跳高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搞科研就像跳高一樣,跳過一個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著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後頭。而即使跳不過,也可為後人積累經驗。
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雜交稻每畝增產5%—10%。
兩年後,超級雜交稻研究也開始啟動。2000年、2004年,他先後實現超級稻第一期、第二期大面積示範畝產700公斤、800公斤目標。2011年,他的團隊攻關的超級稻畝產達926.6公斤,2012年再次達畝產917.7公斤。
可他不願意就此滿足,將目標確定為90歲以前讓水稻畝產超過1000公斤!
我不想退休
工作讓我長曬太陽、呼吸新鮮的空氣,使我有了個好身體,我不想退休,要一直做下去,如果可能,到100歲了我還想在田里
無農不穩,有糧才安。袁隆平用一個又一個創新圓著他的種子之夢,也用行動證實了中國人完全有能力養活自己。
他曾做過這樣一個測算,全國4.5億畝水稻種植面積,如果每年推廣種植超級稻1億畝,每畝如果增產150公斤,一年可以增產150億公斤。這相當於我國一個中等省的全年的糧食產量,可以供養4000萬人口。
功成名就後,有人勸袁隆平「退隱」,認為他完全可以「躺在功勞簿上」了。「我說不滿足,就算失敗了至少也還有教訓。」他說,山外青山樓外樓,自然探秘永無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當盡頭。
他依然會一如既往的出現在他的試驗田里。「工作讓我長曬太陽、呼吸新鮮的空氣,使我有了個好身體,我不想退休,要一直做下去,如果可能,到100歲了我還想在田里。」
曾有很多人試圖探尋袁隆平的成功「秘訣」。他知道後哈哈一笑說,「書本裡種不出水稻;電腦裡也敲不出水稻;任何一項科研成果,都來自於深入細緻的實幹!」
在他的辦公室裡,與擺滿書的書櫃一樣醒目的,還有掛著草帽、毛巾和襯衣的衣帽架以及放在一旁的一雙長筒下田靴。「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他說。
不過,比起單純的糧食產量,他開始更為關心農民待遇和年輕人接班的問題。他通過建立基金吸引青年人才投身農業,並連續多年提交關於糧價政策改革的提案。對於接班人,他覺得天賦很重要,要善於開動腦筋,發現問題;要有淵博的基礎知識,還要有實踐經驗,要能下到田里面去。
「同時,搞科學實驗還是要有一點幻想才行的。」自稱「80後」的袁隆平想像力依然豐富,一如他那個流傳甚廣的「禾下乘涼夢」。
與「禾下乘涼夢」同樣被廣為流傳的,還有他的兩個心願,那就是: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為了促進雜交水稻走向世界,他多次到美國、國際水稻研究所等地講學、傳授技術。主持舉辦國際雜交水稻技術培訓班50多期,培訓來自亞、非、拉美30多個國家的學員2000多名。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種植或引種雜交稻,越南、印度、菲律賓、美國等國都已成為繼中國之後大面積種植雜交水稻的國家。
事實上,他是一名真正的耕耘者。在他眼中,雜交稻田是紅土地上最美麗的風景,那稻花是世界上最芳香的花朵。
我有一個「曲線致富」的建議
■對話
南方日報記者就「禾下乘涼夢」採訪袁隆平。袁隆平表示,單純種水稻是富不起來的,但是我有一個「曲線致富」的建議,就是我們通過大幅度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讓省出的土地可搞其他效益高的經濟作物,蔬菜、水果,養魚等等。
「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健康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情感、人格不健全,對周圍人的影響就像是毒素。」袁隆平說。
我嘗到過沒有飽飯吃的苦頭
記者:您解決了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您自己挨過餓嗎?
袁隆平:挨過。1960年前後,全國由於自然災害等因素,造成了三年困難時期,全國很多地方都處於半飢餓狀態,我也嘗到了沒有飽飯吃的苦頭。
那些情形,一直刺痛著我的心,使我產生了中國要搞現代化,不解決吃飯問題不行的想法。這個想法至今仍牢固地扎根在我的頭腦之中,也是驅使我不斷地研究提高糧食單產方法的重要原因。
記者:現在都說農民肚子飽了,您覺得,有什麼辦法能讓農民富起來呢?
袁隆平:單純種水稻是富不起來的,但是我有一個「曲線致富」的建議,就是我們通過大幅度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讓3畝地上種超級雜交稻品種,生產現有品種種4畝地的糧食,我們叫「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省出的土地可搞其他效益高的經濟作物,蔬菜、水果,養魚等等,比起以前「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要高明得多。
我等不住了,要在「90前」完成
記者:您的下一個目標是要爭取在90歲的時候畝產實現1000公斤,有把握麼?
袁隆平:我們實現了900公斤,這不是一畝田兩畝田,是100畝的平均產量。我現在是「80後」,他們講「90後」要實現1000公斤,我等不住了,要在「90前」實現1000公斤,沒有百分百的把握,但很有希望,因為我們現在有一個品種,它沒有100畝,有40畝,平均產量已經達到970公斤。
我們前年有一個品種,870公斤,通過今年攻關,上了900公斤。現在這個970公斤的品種,如果再努一把力,是不是可以上1000公斤?
當然,真要實現1000公斤,要有三個基本條件,就是良種、良法、良田。良種是個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礎。三良配套,必不可少。
記者:您的中國夢叫「禾下乘涼夢」,禾下怎麼乘涼?
袁隆平:對,我真做過這樣的一個夢,還做過兩次。我夢見,試驗田里的水稻長得像高粱一樣高,稻穗有掃帚那麼長,谷粒有花生米那麼大,我和幾個助手就坐在像瀑布一樣的稻穗下乘涼,我把這個夢叫「禾下乘涼夢」。我現在很願意讓這個美夢早日成真,有生之年能夠親眼目睹。
記者:夢想如何成真?
袁隆平:夢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有偉大的夢想才有偉大的追求,人類許多奇跡往往就是從夢想開始的。
人就像一粒種子
記者:您現在還經常下田嗎?
袁隆平:對,頂著太陽,蹚著泥水,下田,實幹,實踐出真知嘛。培育新品種是應用科學,書本上、電腦裡種不出水稻!你以為我老了啊,我在田埂上走不比你們年輕人慢!
要成才,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是身體要好。身體不健康,心有餘而力不足,無論搞什麼研究都支撐不下來。我現在還在第一線,只要田里有稻子,我每天都要下田的。身體不好,怎麼行?
記者:除了好的身體,還應該注意些什麼?
袁隆平: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健康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情感、人格不健全,對周圍人的影響就像是毒素。
科學家也是人,也是社會的一分子,要恪守科學道德,同時也要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只有這樣,才配當一個科學家,也才能當好一個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