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一份名為《河南省濮陽市某縣大學生村幹部定期檢查情況匯報》的組織部門內部資料擺在記者面前,抽查結果令人咋舌。100多名被抽查的大學生村官中,有14人的抽查資料被「特調」出來,另附一頁作為報告放在了濮陽市委組織部領導的辦公桌上。
「村民說兩個月之前到村一次,電話聯繫本人說在鄭州學習」、「 和本人聯繫說人在鶴壁市,錯把村長說成姓張,不熟悉村情,很少到村」、「村會計郭某說一直未聽說有大學生村幹部分配到村,可能在鄉辦工作,但在鄉辦調查時未見此人」、「本人不在村,和本人電話聯繫為外地手機號,且無人接聽,村民沒聽說過此人」……以上是濮陽市委組織部跳過基層管理大學生村官的縣委組織部、鄉鎮組織科,直接對某縣100多名大學生村官在崗情況做的排查,報告撰寫者為市委組織部組織二科工作人員。
在「檢查情況」一欄,每名村官的在崗情況都能通過「村民意見」反映出來。「『群眾熟悉與否』是這次檢查的重點,不熟悉群眾、不進村,還當什麼村官?」組織二科負責此次排查工作的工作人員介紹,市委組織部從今年5月開始對全市1865名大學生村官中的438人在崗情況進行抽查,排除因生病、生育、入村時間短等原因造成不熟悉村情的,查出不能堅持到村工作人員30人;對於鄉鎮和其他單位擅自借調的,責令借調單位及時讓大學生村幹部回村工作;對於不堅持到村工作的24人,已經解除聘用合同;對於個別領導幹部包庇、袒護脫崗人員者,進行了嚴肅追究。
半年多抽查下來,這位長期從事組織人事工作的幹部發現,組織部門考核水準的高低、考核內容的仔細與否,對大學生村官「到崗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濮陽:不能讓個別鄉鎮、個別村官的問題影響整個村官隊伍
「老鄉你好,咱們村有個叫孫偉的孩子在這兒當村官,你知道不?」在濮陽縣魯河鄉李家莊村,濮陽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從村子的最東邊走到最西頭,沿途詢問村民、到村裡的超市藥店詢問老闆,並有專人攝像留證。每名村官的考核需要徵求20名以上村民的意見。
組織部門抽查的程序是:先進行大範圍電話抽查,鎖定一部分可能有問題的村官,再針對這部分人進行下村走訪調查。如果村裡超過10人不知道大學生村官的存在,市委組織部就會責成縣委組織部對其進行深入調查,並上報調查結果和處理意見。
《濮陽市選聘到村任職大學生村幹部管理辦法》規定,在年度考核中,對於年內無正當理由連續15天或累計超過30天不參與村裡工作的確定為不稱職等次,凡是定為不稱職等次的,要予以解聘。
過去,這項規定並未得到最有效的執行。「規定看上去很嚴厲,但實際操作有困難,尤其在考察部分,組織部門不容易考察到。」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定期抽查「村民熟悉程度」,是目前來看最為行之有效的考察辦法,「到底做得怎麼樣,問問村民,就八九不離十了」。
不久前的一封網友投訴信,更加堅定了組織部門考察大學生村官走「村民路線」的做法。
「村官被選聘到村裡,就是要在村裡奉獻,做好農村工作。可是南樂組織部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絕大部分大學生村官從不在鄉村上班,都是交點錢,全年在社會上幹活兒。快管管吧!」這封措辭嚴厲的投訴信從濮陽市委書記信箱被轉到市委組織部門,不到兩周,組織部門就通過隨機抽查的辦法,對100名大學生村官進行調查。
12月6日,濮陽市委組織部做出官方回應,「對於群眾不熟悉的大學生村幹部,視情況分別給予批評教育、留職察看和解聘處理;對在鄉借調的大學生村幹部,責令寫出檢查,回村工作;要求南樂縣有關部門對大學生村幹部的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對存在管理不嚴的問題進行整改」。
這位工作人員介紹,濮陽市有個別鄉鎮對大學生村幹部思想工作情況過問較少,疏於管理,有的鄉鎮還以各種名義長期借用大學生村幹部在鄉鎮工作,致使大學生村幹部類似包村幹部,較少時間到村內工作;還有個別大學生村幹部長期請假,存在脫崗現象,「這些問題雖然發生在個別鄉鎮和個別村官身上,卻對整個大學生村幹部隊伍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也在基層幹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必須嚴肅查處和堅決糾正」。
據悉,在濮陽大學生村官量化考核的100分中,村民評價占45分,村幹部評價占35分,鄉鎮副科級以上幹部評價占20分。
「非本地人」不能成為「不被群眾熟悉」的借口
對於濮陽市委組織部的大面積排查工作,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大學生村官李偉(化名)表示「不能理解」。李偉在村工作3年,自稱「每天都在村裡」,卻只認得全村5500多名群眾中的十餘人。
「一方面我的記性不好,可能有50個以上的村民認識我,我卻未必認得他們;另一方面,我們村的老百姓特別『抱團』,我是外地人,冷不丁湊上去聊天,說自己是大學生村官,人家還以為我臭顯擺,神經有問題呢。」剛當村官那會兒,李偉至少能堅持一周進村溜躂一次,如今,他三四個月也下不了一次村,「沒啥收穫。我覺得大學生村官最主要的任務是補缺,我現在主要精力放在創新上」。
李偉說,「濮陽模式」似的考核,自己很有可能「通不過」,「沒必要這麼搞」。
與李偉的觀點相反,山西省臨汾市侯馬市鳳城鄉南王村村黨支部書記、大學生村官吳中濤非常讚賞濮陽市委組織部的做法,「群眾熟悉是對大學生村官最起碼的要求,『非本地人』不是借口」。
吳中濤2009年剛上任那會兒,每天都堅持寫「民情日記」,今天到過什麼地方、幹了些什麼、和誰在一起,他都記錄得清清楚楚,「每家每戶都到過,每到一家都要介紹自己是大學生村官,叫小吳,畢業於山西大學」。直到今天,他還能堅持每周3天下村走動,遇到小麥收割季節,哪怕請假不去縣城、市區開會,也要天天在村留守,「24小時都在,聯繫收割機來村裡幫忙,還要做好防火工作」。
南王村不到600名村民中,98%以上的人都與小吳互相認識,而且還有「禮尚往來」,「哪家哪戶有個紅白喜事我都會出份子」。
與吳中濤一樣,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三墩土家族鄉梨樹村村黨支部副書記、大學生村官劉志國,不是本地人、也不是少數民族,卻與村民打得火熱。全村1398人中,少數民族佔了90%以上,其中至少有200人認得他,並能叫得上他的名字。小劉住在鄉鎮,每周保證至少3天在村裡。
就在上周五,小劉下村「瞭解情況」,還幫二十餘戶村民解決了飲水難題。這些村民的居住地距離村裡的統一取水點路途遙遠,飲水不便。「他們自己還沒來得及跟村裡反映情況,我剛好下村,瞭解了情況」。小劉隨即與蓄水池承包商聯繫,在這些村民的居住點附近增加了一個出水口,「不管是什麼民族的,能幫村民解決問題,他們就認可你」。
值得注意的是,吳中濤和劉志國所在的山西、四川兩省對大學生村幹部的考核都有「村民意見」的相關內容,而李偉則並未聽說黑龍江省組織部門會瞭解村民對大學生村官的看法。
在崗村官:組織部門檢查不力,將影響工作積極性
聽說濮陽大面積抽查大學生村官在崗情況,長期在崗到村的大學生村官張玲(化名)表示支持,他直言,「隨機抽查才有約束力,固定考核沒什麼用」。
就在兩天前的全縣村官大會上,一些大學生村官的所作所為令張玲不恥,「居然有人一邊當大學生村官,一邊到市裡打工,拿兩份工資!我們鎮上有兩個村官,一年下來只到村裡去過兩回!」
張玲說自己當大學生村官月薪2000元,原本是奔著在基層累積經驗去的,結果卻越發感到自己力不從心,「不是別的,總是聽說有人考了公務員、有人從來不進村、有人在外打工,覺得自己幹得特別沒意思,所有村民都認得你、都覺得你好,又有什麼用?」
他認為,大學生村官在崗情況抽查的「濮陽模式」應該被大範圍推廣,「定期檢查可以作假,對我們這些勤勤懇懇工作的人不公平,不幹活兒的和幹活兒的年度考核成績很有可能一樣」。
江蘇省某市市委組織部青干處處長楊林(化名)雖然贊同濮陽將「群眾熟悉程度」作為考核標準之一,卻對具體做法持保留意見。
「每次市委組織部都去下村走訪,成本是不是太大了?」與濮陽類似,楊林所在的市委組織部也將「群眾滿意度」列為大學生村官年度考核的一項指標,但所佔比重不如濮陽來得大,「有些村官可能承擔拆遷、平墳工作,滿意度就會下降」。
楊林說,「群眾滿意度」調查主要通過縣、鄉兩級組織部門發放問卷進行,針對每名村官調查約100名群眾,只有超過80%群眾評分「不滿意」,才會走組織程序處理被調查村官,「只能當做一個參考指標,占的比重不是很大」。
楊林見過有的大學生村官群眾評價不高,但出勤率、工作績效評分都不錯,「這樣的人不能說解聘就解聘,還得綜合考量」。
但對濮陽市「不定期抽查」的做法,楊林表示讚賞,「組織部門要多投入很多精力,但不定期抽查的效果應該比定期檢查要好得多。」
|